‘我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请厨艺精湛的大师,以最简捷、最易懂的方式教小弟几样地道的小菜,小弟愿拜师求艺,不胜感激。不到十分钟就有五个人来访,他们中间有酒店的厨师长、餐厅的老板,还有一位自称是炒勺李的人,经过一番攀谈我决定向这位炒勺李同志学习,因为他说他在炒勺间所获得的快乐是无限的。’ 在“师傅”的远程指导下,史先生学会了“让老婆目瞪口呆”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香菇菜心、西红柿紫菜汤等菜品,免不得收到一顿表扬。 抗疫情居家办公,早已不是新鲜事 抗非典时期,年轻人兴起了居家办公,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不止是90后嚷嚷着“复工”,17年前的80后也愁房贷车贷,绞尽脑汁居家办公。 在国务院办公厅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日后,各省市按照当地情况又发布了不同的复工时间,部分企业甚至宣布3月再复工。 无法到岗复工,居家办公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新媒体公司、金融证券商的共同选择。 几天前,2亿人在家办公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 其实早在03年非典期间,在家办公一族早已出现。他们还拥有一个洋气的英文称呼“SOHO”。 17年前,胡小姐从事证券投资业,居家办公对她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 ‘我将住房分成办公和生活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天早晨醒来,便打开计算机上网查询当天报纸的证券股评信息,边喝着牛奶吃着面包,边做技术分析。开市后,边收看股票行情边通过电话委托下单,最近网行上交易也开通了,我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实行现时交易……家里同样如战场,但是却没有拘束,很自由。’ 如今,证券业的90后们仍旧还过着和老前辈们一样的疫情办公生活。 视频面试也在17年非典时期兴起过,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做业务的黄先生也和同事开启了在家办公的新生活。不需要穿衬衣、打领带的感觉简直不能再爽! ‘首先打开电脑,登录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再登录MSN。吃完早餐,已经十点了。这时候,客户的订单也纷纷而至。在王菲的音乐声中,我查询各地的订单,查询客户账上是否还有余额,查询库存是否有货,然后通知厂家发货。给客户发电子邮件,向上司反馈各种信息。’ 17年后的电商人依旧守在电脑前,回复客户咨询、查询订单、处理发货。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后,SOHO一族慢慢退出了主流舞台。 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 同时,多地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未曾想过,“在线学习”在17年前也一度流行。 非典疫情让一些地区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网络教育在那样的特殊时期突然真正“火爆”起来。为预防非典而离校的孩子们,纷纷走进了“空中课堂”。 原来“空中课程”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在北京,137万中小学生借助网络上课。 北京中小学空中课堂,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停课在家的学生,虽说空中课堂是由网络与电视构成,但电视因受播出频道和播出时间的限制,施展的天地相对就不如网络。新开通的“北京教育在线”可以快速访问STUDY.BJEDU.GOV.CN(北京中学生在线课堂),进行辅助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点击率每天达到了百万次。此外,还有以视频为主的(中小学网络视频课堂)。’ 更相似的是,非典时期的不少网上课堂也是免费的,像极了如今推出免费课程的各网络教育商。 2003年,那或许是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网络教育普及率最高的一年。 如今的在线教育已经发展得更加成熟,即使在非特殊时期,也有不少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 17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从17年前的那段互联网记忆里,找到现代互联网生活的“蜘丝马迹”。 一位05后的孩子也看了“非典时期的网络日记”,惊呼“原来17年前有电脑?还有如此丰富互联网生活?我以为17年前还没有人会上网。” 感谢新浪科技发起的“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有奖征文活动,记录下如此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