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从手机硬件到互联网,疫情阴影下的危与机(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1
摘要:虽然我们没有微信微博等社交产品、信息流、新闻客户端等资讯内容与短视频直播等产品的数据,但对应到当下人们对疫情资讯的刚需,以及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网易搜狐新浪等新闻客户端实现强劲增长并实现盈利其实可以

  虽然我们没有微信微博等社交产品、信息流、新闻客户端等资讯内容与短视频直播等产品的数据,但对应到当下人们对疫情资讯的刚需,以及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网易搜狐新浪等新闻客户端实现强劲增长并实现盈利其实可以预测到,当下互联网文娱内容类产品在目前的春节档也将再创新高。

  可以知道,疫情对实体线下诸多产业造成了冲击。不过,互联网行业由于线上虚拟化特征,在当下占有了大部分用户的注意力与用户时间,互联网其实是获益的行业。

  在宅生活状态下,用户对手游、直播短视频、资讯内容消费有了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催生了用户闲暇时间充电学习的需求,网络文学、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项目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抢夺用户时间的机会。

  相对于线下实体行业而言,互联网行业具备很好的线上远程办公、产品快速迭代的优势。疫情期间,用户从消费到娱乐的诸多需求都在线上释放,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洞察用户新的需求而快速上线适应当前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当前,为了减少出门避免去人流聚集处,不少市民选择在网上下单买菜,也激发了人们的屯粮心理,生鲜订单大幅增长,不少生鲜电商平台的表现也值得鼓励。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苏宁菜场、每日优鲜等都在调度春节供应,增加菜篮子供应,承诺“不涨价、保供应”,配送时间和运费也做了调整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根据苏宁日前的透露,春节期间苏宁菜场买菜的订单,是平时单量的三到五倍,而叮咚买菜在大年30的订单量也同比增长了300%。

  也就是说,在过去,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普遍在80-100元,但目前这些平台也迎来几近零成本获客、拉新的时机窗口,如何在当下的疫情节点,跟进供应商、物流,稳定供应链,强化即时配送能力,已成为这些生鲜电商打赢这场硬战、快速赢得口碑,抢占未来用户市场的关键。

  此外,肺炎疫情下的宅生活状态,也激发了人们视频消费需求,有许多网友表示第一次开通了某视频平台的会员。我们还可以知道,由于考虑到疫情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机器人配送其实更契合当下的需求。

  从国内来看,现在在无人配送车上已有布局的企业有很多,包括菜鸟、京东物流、苏宁物流、智行者、美团等。那么在当前疫情的环境下,无人机配送车的需求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总结知道,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机器人送货、送餐、互联网买菜、生鲜电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娱等创业项目在日常的市场环境下,难以找到激发几何式增长的应用场景与痛点,在疫情期间,这些项目却成了刚需。

  从这个意义来看,大事件的背后往往也孕育着大机会。当前宅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对某些产品、某些服务形成的依赖与习惯,往往会延续到疫情之后。比如众所周知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就成就了京东与淘宝,这与当时特殊时期用户的购物需求息息相关。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这种危机环境也孕育着机会,关键是如何基于用户潜在需求,推出相应的迎合当下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快速将区域性的产品服务流程跑通,并快速复制普及。突发事件往往会激发创新,就看是否捕获注机会。

  从大趋势来看,疫情终究会平息,所有一切都将进入正轨。从过去SARS病毒所造成的影响来看,尽管当时国内旅游零售等第三产业遭受重大打击,但疫情整体上没有影响到当时国民经济的增速,我们应该对未来保持乐观与希望。

  回到话题。移动互联网文娱产业、网购、生鲜电商、无人配送等需求的兴旺也反过来驱动用户对于手机硬件的升级需求,随着今年5G的开局,将进一步带动互联网文娱内容游戏产品的体验与玩法的升级,刺激新一轮的用户购机需求。

  抗击疫情,科技互联网公司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对不确定性,也要做好心理与物质准备,需要思考在产品上还可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下的用户刚需。总体而言,从手机硬件到互联网,厂商们需要思考的是应对之策,着眼于当下与未来的大趋势,而不是对当下小趋势注入过多焦虑,而错失了更长远的机会。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