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网络直播造“神山”!借鉴“小汤山”模式,武汉战疫情稳心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30
摘要:随着两座“小汤山”医院——火神山与雷神山网络直播间的开启,两座医院日夜赶工的画面被千万民众实时关注,施工速度令人赞叹,这座躁动不安的城市,终于也渐渐稳

在阴雨绵延了一周之后,武汉近日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随着两座“小汤山”医院——火神山与雷神山网络直播间的开启,两座医院日夜赶工的画面被千万民众实时关注,施工速度令人赞叹,这座躁动不安的城市,终于也渐渐稳住了心神。

1月29日清晨7点整,在央视频APP的两个医院直播间中,陪伴着现场施工机器轰鸣声的在线观看网友,已经分别超过1000万人。

网络直播造“神山”!借鉴“小汤山”模式,武汉战疫情稳心神

▲火神山直播截图(1月29日早7点)

网络直播造“神山”!借鉴“小汤山”模式,武汉战疫情稳心神

▲雷神山直播截图(1月29日早7点)

据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武汉发布1月28日深夜消息,火神山医院建设飞速,已开始架设病房。

据悉,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39万平方米,按功能主要分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现场,搭建房子的筑房施工、挖掘铲平地面的土方施工、铺设地坪基础的钢结构施工、浇灌水泥土同一时间均在施工,整个工地各种机械运转不停,机声隆隆。

由于火神山的经验在前,雷神山的进度更加令人惊喜。从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刚刚开工2天的雷神山医院路面已经基本铺好,首批病房也已在搭建之中。

两座“神山”武汉诞生

随着疫情的蔓延,1月23日,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集中建三局等单位举行专题会议,要求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一座专门医院——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容纳1000张床位。项目预计6天完工,医疗设备于2月1日开始穿插安装,医院计划在2月3日前投入使用。

1月25日,武汉市防疫指挥部举行调度会,决定在蔡甸火神山医院之外,半个月之内于江夏区黄家湖畔再建一所“小汤山”——武汉雷神山医院,新增床位1500张,预计2月5日启用。

在疫情逐渐升温的当时,整个武汉乃至湖北省,都陷入了医疗资源的极度紧张之中。针对疫情新建隔离治疗点,受到全国人民点赞。

武汉某医院一名ICU护士长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整个医疗系统所承担的压力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床位不足、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等问题,更加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火神山与雷神山的建立,将新增2000多个床位,再加上近期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际的物资援助和医务人员奔赴前来,都将使这一情况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也让所有医务工作者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

不过,再被问及自身所面临的压力和苦难时,上述护士长坦然道:“压力肯定有,但身为医护人员,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没啥好抱怨或者害怕的。我们只是认真、努力地为武汉人民、为全国人民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就可以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雷神山”与“火神山”的名称由来让许多人不解。

上海华山医院一名主任医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之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名,与“嫦娥”号卫星的寓意是类似的,讨个吉利,这并非是迷信;更重要的是,在本就紧张的舆论环境中,如果直接取名为“某某临时紧急隔离医院”或会更加令人不安,取名“雷神”“火神”更容易在潜意识里鼓舞人心。

据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而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火神正好能驱瘟神,于是“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而随后宣布建设的“雷神山”,则在八卦五行中与“火神山”相辅相成。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认为,八卦中,火属于离卦,雷属于震卦,都是八卦里克制邪恶的力量。在五行中,东方“震卦”属木,木生火,所以雷神山、火神山是相辅相成的。

复制“小汤山”,稳民心

对于两座医院的建设原型——北京小汤山医院,同样有人不解。

2003年,小汤山医院也是在北京SARS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动工的,并被认为是疫情防控的一个转折点。

当时,北京收治SARS病人的医院全线告急,病床缺口1500到2000张。最严重的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共93名医护人员被感染,不得不于4月24日封院。

正是小汤山医院的建立为疫情带来了转折。

2003年4月22日被批复、23日才动工的小汤山医院,在4月30日就开始接收病人。到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接收680名非典病人,是全球病例的十分之一、中国病例的七分之一,其中672人康复出院。堪称奇迹的是,参与治疗和护理的1383名医护人员没有一人被感染。

这座13年前的小汤山医院,在SARS风浪最严峻时刻成为了一艘“方舟”,接纳北京定点医院无能力收治的病人,也塑造了人类对抗疫情历史上的一个神话。

“武汉期待复制‘小汤山’创造的奇迹,并且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全国人民也都需要‘小汤山’来创造奇迹。”一位接近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王鹏(化名)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武汉现在最缺的就是医疗相关人员、床位和物资,建立小汤山模式的医院就是从硬件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收容疑似患者,进行隔离观察,这对于减少潜在传播者来说非常重要。

王鹏认为,小汤山医院是当时中国快速应对突发疫情的一个传奇,但严格意义上说,最初时的“小汤山”只是一个解压阀。当时,北京几乎所有SARS定点医院都超负荷运转,很多病人被告知已无能力收治,挤不进的病房和逐日攀升的病例都让人倍感不安。而如今的武汉疫情,与当时的北京相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致病性虽远远不及SARS,但传染性却要强得多,对于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尤有过之。因此,武汉急需“小汤山”医院来提供充足的资源为病人提供隔离和治疗条件,更重要的是稳定全国人民的民心。这也是“小汤山”模式的核心所在。

若需要,病床还可增加

除了快速建院、大量收治患者、提高治愈率,“小汤山模式”还有什么特点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