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在去年已经迈出了这一步。2019年8月,腾讯公司连续发起四起诉讼,将四家公司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件诉讼总标的额达1.6亿元,法院均已受理。其中一起案件已经于2019年12月作出裁定,法院认为被告销售的群控软件,针对微信批量营销功能的行为将存在流量造假,欺骗、误导微信用户,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微信生态以及互联网的竞争秩序,令被告立即停止销售、宣传、推广群控软件。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诉讼与法院作出的诉中禁令将矛头从下游掉转至恶意群控设备开发厂商,直击“群控”黑灰产源头。 腾讯公司还于近日发布了“南极光计划”,通过民事诉讼、行政查处打击网络黑灰产的系统化行动方案。据介绍,“南极光计划”是国内首个通过民事诉讼、行政查处打击网络黑灰产的系统化行动方案,是综合治理寄生于平台生态系统上的网络黑灰产的专项治理计划。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认为,全链条治理恶意营销外挂软件才是有意义的,从中间端打击群控软件开发者非常关键。“技术中立”的抗辩将成为法律治理的难题,但分析恶意营销外挂软件的技术细节,足以明显看出其主要用于网络黑灰产,且不能证明其正当用途,也即其技术目的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逃避法律的规制。“应当推动扩大恶意营销群控软件开发商的法律责任范围,下游诈骗行为也应承担连带责任,提高违法行为成本。”(记者张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