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家怪CBA外援挤占本土球员比赛时间,而桃花山庄会议时,不少参会者却认定联赛的训练管理水平太低,国手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尚且能够被督促着进行高水准训练,但一回到地方队就猛吃猛喝打麻将泡空姐,好好的苗子就废掉了。到底是该进一步完善联赛的管理和加强梯队建设,还是加强国家队和国青队的集训频次,这是桃花山庄会议没能达成共识的问题。李元伟选择相信CBA的职业化进程,他认为随着CBA职业化体系日益成熟,俱乐部会给国家队输送高质量人才。而信兰成则对CBA俱乐部管理的质量始终不予信任,他更愿意把好苗子集中放在国青的梯队中培养。 前者符合产业逻辑,也属于理想状态下的联赛和国家队的正常关系,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且中国男篮无需负担人才培养成本,对CBA球星施行拿来主义即可。但现实的问题却是,俱乐部管理水准参差不齐,中国男篮对此不可控制。CBA输送什么水准的人才国家队都只能照单全收,人才培养过程并不可控。 至于信兰成的国青长期集训模式,好的一面是可控性强,篮管中心能够把最优质的训练竞技资源放在这批好苗子身上,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好苗子的成材率,郭艾伦、王哲林、周琦、赵继伟等苗子均是通过国青队长期集训才真正脱颖而出。尤其是赵继伟,最初他在CBA辽宁男篮尚且打不上球,却凭借早年国青队时期的表现赢得了宫鲁鸣的信任,最终反倒先在国家队打上了主力,这一时传为佳话。大家都在感慨:喊了半天CBA要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结果国家队反倒在为CBA培养人才。 但信兰成这一模式的问题也很明显。这属于重资产模式,可持续性差。篮管中心需要在国青梯队建设和国青训练竞技层面投入大批资金,但篮球预算有限是个掣肘的大问题,预算有限决定了能够接受这种精英培养的人数是有限的,该模式不可复制。 2017年,姚明从昔日的CBA球队老板转身成为中国篮协主席,他也绕不开昔日困扰信兰成和李元伟这两位前任中国篮球掌门人的难题。尤其是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作为东道主却创造历史最差排名,这种残酷的现状顿时惊醒了很多中国篮球人,让大家不得不重新意识到CBA联赛给国家队输送人才质量始终都不可控的这一持久难题。李元伟时代,姚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队成绩实现了保驾护航,这让李元伟可以安心推进联赛职业化进程。而如今姚明出任中国篮球掌门后,中国男篮在家门口成绩不如预期却给了中国篮协当头一棒,外界都在担心,国家队成绩不佳会不会压缩姚明推进联赛改革的空间? 令人欣慰的是,负责分管、联系中国篮协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近日表态,中国男篮成绩不佳属于改革阵痛,改革想要出成绩需要时间,体育总局将加大支持中国篮协改革的力度。“改革是有阵痛,需要时间。通过这届世界杯要正视差距,跟紧世界的潮流,坚定我们的信心,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是通过改革来解决。体育总局不会干涉篮协工作,并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支持中国篮协的各项改革工作。”(详情请参看:李楠辞职罗生门) 姚明在世界杯期间也明确表示,中国篮球要开眼看世界,成绩不佳更要坚定改革的决心。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篮协和CBA联赛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各项改革的力度。但竞技体育终究要靠成绩说话,成王败寇的竞技逻辑很现实。想要让姚明获得更加宽松的改革大环境,那么CBA各队不妨首先自省:CBA未来能给姚明培养出新一代姚明吗?面对如何理顺CBA联赛和国家队的关系这道历史性难题,以及前两任掌门留下的两条道路,痛定思痛的姚明又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是否需要中和一下两位前辈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