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以“赛”谋城,企业以“赛”兴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优秀的企业总能敏锐察觉市场变化,感知行业冷暖。成都,进击中的世界赛事名城,迸发的机遇让诸多企业或跃跃欲试,或提前布局。我们试图找到那些极具代表性的企业,看看他们如何以“赛”为媒、借势“兴业”。 为成都赛事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来看看这家财富500强企业如何发力 从2006年正式进入成都,并以此为起点和重心开拓西部市场,足以看出作为财富500强和标准普尔500强的世邦魏理仕对成都市场的重视。从写字楼市场、零售商业市场、仓储物流市场到资本市场,这家全球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地产服务理念和全球化资源带到成都,协助这座城市把发展机遇转化为独特优势。 成都提出将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名牌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世邦魏理仕团队以全球及本地市场洞察、行业专家优势服务于此。近日,成都召开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暨“三大赛事”动员大会,提出要将“谋赛”与“谋城”、“谋赛”与“兴业”相结合。那么,作为企业的世邦魏理仕将如何在城市“谋赛”“谋城”过程中更好地“兴业”呢?同时,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又将怎样助力城市“谋赛”“谋城”,助力其他企业“兴业”呢? 专业服务 助力优质企业融入体育产业发展 “在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当下,我们看到成都一些优质的企业,以核心项目为切入点,通过股权并购等多种方式介入体育产业链条,特别是国有平台型企业。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战略顾问团队为发展商、业主和城市规划方提供具有前瞻性与落地性的战略建议和资源对接顾问。”在行业已深耕十余年的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战略顾问部主管范小蔺告诉记者。 在她看来,目前,成都场馆体系不够完善、赛事体系不够健全、专业化赛事管理运营平台较为缺乏,国有平台型企业普遍拥有资源实力和平台优势,不仅可以更有力地协助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更高效整合相关产业资源。” 在此过程中,世邦魏理仕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的角色其实就像城市发展的‘智囊团’,我们为服务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高效解决方案,以企带企、以企招企。国有平台型企业发力体育产业,要坚持国际标准、长远眼光,在规划打造重大赛事场馆集群时,需考虑好如何充分可持续利用土地价值,带动区域发展。赛事活动资源要合理利用,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大赛结束后体育场馆利用要对接区域居民的多样化活动需求,也有利于城市人文的优化。”范小蔺表示。 在如何让体育产业更好地融入城市经济方面,世邦魏理仕也有所思考。范小蔺告诉记者,从一方面来说,大型赛事活动是传播城市品牌十分有效的途径,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城市自主IP赛事。在培育本土品牌的同时,也要吸引国际组织等更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结合本土优势进行功能衍生;另一方面,要加快成都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 资源对接 助力潮流运动品牌全新概念店落户 哪里有机会,企业就会去哪里。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成都潜力巨大,机遇无限。体育产业,将在成都承办国际赛事的征程中,将运动之美从紧张的赛场传向热络的生活。 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商业部主管江南向记者透露,成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吸引体育、健身等相关品牌尝试更多跨界合作,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场景。目前团队正与知名的潮流运动品牌接洽,该品牌计划未来在成都开出一家全新概念店,不仅售卖潮流服饰,还将集滑板教学、俱乐部于一体,为热爱运动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潮流聚集地。 运动是美好生活的长情守候,体育是健康体魄的最好陪伴。“现代生活的高压力让更多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和锻炼,我的很多同事在工作之余常去健身房、参与马拉松。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在成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相信也会有更多国际运动品牌看到这座城市的需求与潜力。” 江南说。 一场赛事背后的“熊猫+”思考 要燃烧卡路里也要拉动新消费 在成都,除了可以亲眼看到“国宝”大熊猫,还有可以带走的“熊猫”——巴布熊猫。想必大家还清楚记得,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上,除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燃爆全场的警察、消防运动员,那可爱的吉祥物“橙橙嘟嘟”也是圈粉无数。 显然,不仅仅是“圈粉”这么简单,借世警会举办的契机,“橙橙嘟嘟”作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形象推广,更为推动城市消费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 讲好成都的故事 文化IP全球圈粉 在都江堰市的白果巷,这里已然被打造成以巴布熊猫为创作原型的熊猫小巷。而巴布熊猫不仅具有熊猫的形态,且有两只长长的兔耳朵,让它看起来更加可爱、萌态、灵动,具有十足的国际范。“巴布熊猫的推出,是为了用大熊猫讲好成都的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巴布熊猫的创始人、都江堰火车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美景这样说道。 施美景和巴布熊猫是如何与成都结下不解之缘的呢?事实上,2004年,施美景首次到成都都江堰旅游,一看到大熊猫觉得非常可爱。有着20多年国外动漫品牌代理经验的施美景一直希望能创作一个代表中国的动漫品牌。于是,他突发奇想:大熊猫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那何不赋予它一个动漫形象,让熊猫元素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呢?2006年,以大熊猫为故事原型创作的全球首部大熊猫主题三维动画诞生了。 据施美景介绍,在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巴布熊猫作为会议礼品被赠送给各国与会人士。“当时,500只有2016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标识的限量版‘巴布熊猫’玩偶全部送出去了,供不应求。一时间,巴布熊猫呆萌、乐天、爱玩、好奇心重、喜欢搞怪的动漫形象风靡全球。” 为何名叫“巴布熊猫”,又有何深意?施美景告诉记者,其实它的英文名是“Babo”,但为了让它更具“川味”,用了“巴蜀”里的巴字,“布”则取布衣之意,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就这样,‘巴布熊猫’成功诞生了,它不仅有大熊猫的可爱神态,我们的设计师还特意给它设计了两只长长的兔耳朵,一改大熊猫笨拙的形象,让它看起来更活泼、灵动,让人们一看到它就心生喜爱。” 大胆实践“赛事+文创” 发掘文化背后的消费新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