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体育强则中国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并多次就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期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体育人,通过学习领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深感体育事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理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推进南通体育强市建设进程。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就要认真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一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完善“大体育”发展格局。树立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身诉求。三要围绕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突出城乡一体、区域协调、人群均衡,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四要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插体于绿,插体于园,并结合城镇化建设,新建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五要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沿江沿海徒步专用道、自行车慢游道和自驾游快速道“三位一体”的体育旅游观光大道建设。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要大力提升运动技术水平,建立一套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多维支撑的项目布局体系,合理布局年龄梯队,不断放大南通在全国地级市中绝无仅有、连续七届奥运会届届见金牌的品牌优势。二要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群众普及率高和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竞技运动品牌项目,巩固我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击剑、游泳等传统项目优势,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三要不断完善“选才、训练、输送、跟踪”的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教融合,健全考核机制,调动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四要积极承办省市共建运动队,拓展共建规模,创新共建模式,不断提升我市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努力拓宽人才培养输送渠道。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就要充分挖掘体育经济功能,不遗余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一要更新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体育健身消费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二要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要求,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全民健身,打造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三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成立体育产业协会,加强体育行业自律,保障和维护经营者、消费者正当权益,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四要积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通过自身培养和积极引进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同时做好协调、统计等基础性服务。五要开展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大型赛事和大型体育场馆社会化运营模式、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等。 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就要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体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一要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体育事业的“根”和“魂”,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教育引导体育系统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自觉增强体育系统干部职工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使命感。三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不断充实教练员队伍的基础上,加强教练员在岗培训和业务学习,使现有教练员队伍始终跟得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住最新的业务知识。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把权力扎进制度的“笼子”,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营造风清气正的体育事业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