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31
摘要:中工新闻是国内主流新闻网站中工网旗下综合新闻资讯门户,也是中工网核心主频道,每天24小时为广大网民滚动报道国内、国际及社会新闻。

  残健融合:体育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生活和社会

  体育,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一扇窗,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关爱残疾人的一面镜。

  天津残运会开幕后首金得主杨博尊是一位33岁的游泳老将,曾夺得北京、伦敦、里约三届残奥会金牌及多个残运会冠军。他说,是体育让他自信融入社会。

  杨博尊17岁那年突发眼疾,后因病情恶化失去光明。“失明后,我非常自卑,害怕融入社会,担心被人瞧不起。”杨博尊感到人生渺茫的时候,命运之门向他缓缓打开,天津市残疾人游泳队向他敞开了怀抱。

  在泳池边,杨博尊不仅找回了自信,更找到生活的快乐。现在,他不仅能用英语和外国记者交流,还继续玩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计划与儿子、女儿一起组建一支乐队。

  通过体育的平台走向社会,实现残健融合,这是本届残运会上众多残疾人运动员传递出的心声。

  事实上,不仅仅是通过体育本身激发残疾人对生活的信心与斗志,以体育为纽带,“残健融合”的理念和做法正在中国残疾人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落实。

  ——残健融合办赛。一些地方举办的赛事,让残疾人和健全人混合组队,配合完赛。本届残运会,主办方也特意加入了一些非体育项目,如让特奥运动员和融合伙伴结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看电影、学习当小记者等等。开幕式文艺展演,多个节目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起演出,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

  ——残健融合办学。自2008年中国首家全部无障碍学校落户都江堰后,残健融合学校在四川及全国各地陆续建立,实行残健融合的教育模式,将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编入同一个班级上课。四川轮椅篮球队的尚婷,就是在残健融合办学模式下,让她得以在读书之余实现自己的运动梦想。

  ——残健融合“办城”。为残疾人打造无障碍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中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据了解,截至2018年,全国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都开展了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工作,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市、县达到1702个。

  天津抓住举办本届残运会的契机,践行残健融合“办城”的理念。对19个主要比赛场馆、接待酒店、火车站、机场、轨道交通及其他公共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

  “中国在亚洲残奥运动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亚洲乃至世界残奥运动的引领者。”拉什德说,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不仅有助于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助于人们对残疾人观念和态度的改变,进而在出行、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措施,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和生活。(参与记者:周润健、翟永冠、尹思源、王宁、张宇琪)

4 共4页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