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体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需要“企业+高校”新模式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9
摘要:日前,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产业信息化、区域产业联动等方面共建共享、协同

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有什么标准?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自2016年底成立以来,久事体育集团围绕“产业发展功能型平台”的定位,已经实现了从单纯的赛事运营向体育全业务链的产业集团转型,而这一过程中对于体育产业人才的渴求显得愈发明显。

日前,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产业信息化、区域产业联动等方面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体育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黄庆 图

打造专业领域的人才库

久事体育旗下赛事覆盖F1喜力中国大奖赛、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等一系列国际顶尖赛事。此外,还运营着包括徐家汇体育公园、上汽国际赛车场、东方体育中心等大型综合体育场馆。

虽然在赛事资源和场馆资源上,久事体育已然站在了最前端,但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际庆坦言,人才缺口一直存在,如何把团队长期的实践经验提炼并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也已被提到日程之上。

有鉴于此,上海体育学院的加入恰逢其时。

说到上海体育学院,业内人并不陌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领域的人才库,在对接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上海体育学院先后创办了体育经济和管理、体育新闻、电竞竞技解说等复合型专业。

而谈及眼下针对体育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生储备,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表示,目前一年培养研究生50至60人、博士生约10人。

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需要“企业+高校”新模式

发布会现场。

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当然,产业人才的培养只依赖院校是不够的,校企合作,不仅仅是院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企业对于院校人才成长的帮助同样值得关注。

发布会上,双方共同宣布久事体育将为体院配置校外导师,优秀学生除了得到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导师辅导之外,还将进入久事体育相关赛事和产业项目进行实践,这很大程度解决了过去院校生实践经验不足的软肋。

此间,谷际庆表示,人才培养方式是多元化的,为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除了在校生进入企业实践之外,企业的员工也拥有着进入院校再回炉学习的机会。

事实上,久事体育和上海体院的合作由来已久,其体育产业信息、数据中心过去在久事体育的诸多项目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赛事价值评估层面的作用明显。而在赛事、场馆、体育营销、市场需求、观众结构各个细分领域的分析和数据采集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建林谈到,双方将努力盘活内外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产研转化、人才培养、产业信息化、区域产业联动等方面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为上海体育之城、活力之城的打造搭建更高层次体育资源整合平台。

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需要“企业+高校”新模式

发布会现场。

推动体育产业“走出去、引进来”

说到资源整合,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此前上海体院联合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形成了三省一市一院的体育产业一体化合作机制,按照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海燕的说法,这一机制已经聚拢了这一地区80%到90%的体育企业、赛事和场馆资源。

而随着和久事体育这样龙头企业的紧密合作,将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的建设,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单位“走出去、引进来”,共同开展区域内产业合作交流,实现跨区体育赛事和项目的对接。

据悉,久事体育旗下的斯诺克业余大师赛就将覆盖长三角地区,作为试点。

的确,企业和高校共同打造体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上海模式注定将成为国内体育产业的合作示范标本,不但有助于上海早日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也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国际体育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