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花朵,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富强与繁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虽然逐步提高,但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跟着相应提高,有的方面反而呈下降趋势,校园里随处可见“小胖墩”“眼镜娃”。 戴眼镜学生占比高 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体制与环境则是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但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 如何补强这一短板,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由钦州市教育局起草的《钦州市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或许能给出答案。 “眼镜娃”呈增多趋势 “现在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谈起学生体质状况,市实验小学校长侯成添担忧地说道。《2018年实验小学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报告》显示,该校学生平均视力为4.89,视力不良2202人,占全体学生人数的42.51%,其中女生(46.17%)近视率明显高于男生(39.60%)。一年级视力低下学生比例为31.65%,二年级27.40%,三年级37.50%,四年级46.42%,五年级51.93%,六年级62.14%。三年级以后视力不良学生迅速增加。 钦南区疾控中心分析引起视力不良的原因有三:一是课业负担重,用眼时间长;二是参加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时间少,这也是导致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重要原因;三是家长重视不够,缺少必要的预防近视、矫正视力的知识。 如果说42.51%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足够让人“担忧”,那么个别中学高达80%以上的视力低下率则让人感到“震惊”。在钦州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提供的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年学生视力统计表》里,高中学生的视力低下率为84.72%,其中男生的视力低下率为81.29%,女生的视力低下率为87.44%。 对比市二中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的视力统计,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视力低下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初一的比例为64%,初二为70.93%,初三为78.01%,高一为84.55%,高二为84.70%,高三为84.92%。由于女生比较喜欢安静,男生比较喜欢运动等原因,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总体高于男生,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 眼科专家表示,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6岁-18岁的青少年,身体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近视发生的易感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爱眼意识薄弱,很容易形成假性近视,若在初期的近视阶段不及时治疗,那就很快将发展成为真性近视。 对比市区学校与钦州港、犀牛脚镇学校的学生视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乡村学生要高很多。如2017年犀牛脚镇船厂中学、东场镇东场中学初中学生的近视率分别为43.06%和34.66%,而市外国语学校、市一中、市六中的学生近视率则分别为78.75%、71.22%和61.51%。造成我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乡镇中学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比城市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多。 体质健康暗藏风险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的一些重要指标正在下降。肥胖率增长,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这样的问题越来越普遍。 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当下学生肥胖比例较高,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八年级男生为8.5%、女生为6.2%;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 36.5%、65.3%。 女生加强篮球训练 2018年,钦州市实验小学共5180名学生参加体检,全校完全健康学生共1292人,合格率仅为24.94%,其中一年级合格242人(24.95%),二年级合格123人(16.21%),三年级合格324人(33.20%),四年级合格 232人(28.12%),五年级合格 224人(26.20%),六年级合格 147人(18.49%)。在体检的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5.71%和12.84%。 钦州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外国语学校肥胖率14.51%,超重率4.96%;市二中初中部肥胖率12.52%,超重率4.94%;市一中初中部肥胖率11.83%,超重率4.90%。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举行发布会时表示,我国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二者相加达到16%。这一数据还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肥胖的危害除了容易出现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之外,还会加重青少年脑出血、脑梗、脂肪肝、心脏病和痛风的患病风险。 专家介绍,已经出现肥胖症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减重代谢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更多的还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均衡膳食、合理作息、规律运动等方式,达到减重的目的。专家认为,科学用眼、减轻课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是防止和降低学生近视率的关键。 阳光体育运动兴起来 2015年7月,教育部等6部门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带动面上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我市教育部门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校园足球开展得如火如荼。 足球这项运动得以推广 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梁月英介绍,市教育局近年在校园足球方面投入大量专项经费,用于足球场地的建设以及师资的培训。除了市区学校,各县区、各乡镇的学校也都陆续建设了自己的足球场,全市中小学足球场地面积的增加,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足球这项运动。“高一的时候开始踢球。”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二(10)班学生刘顺说,他踢足球已经一年多了,如今在课余时间,都会选择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以前不踢球的时候,空余的时间都会玩手机,现在有了足球比赛,就会经常抽空和同学们一起踢球。 市四中体育教师宣锋介绍,校园足球广泛开展以来,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织班级足球赛,不仅设置有男子组比赛,也有女子组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