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通过物理学科可以更好地研究和认识体育运动的规律。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通过结合运动情境,考查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引导考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比如,全国II卷第19题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背景,在图像中给出运动员先后两次空中滑翔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时间图线,考查考生对运动的相关物理概念与图像中数学元素对应关系的理解。全国I卷第18题以篮球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为素材,考查考生对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学科中许多知识来源于生产劳动实践,上升为理论后指导生产实践,从而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现象,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比如,全国I卷第33(2)题以材料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热等静压设备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相应的气体变化过程,建立物理模型并应用气体定律解决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生产劳动中的物理原理。全国III卷第16题以日常生活中卡车运输物体的常见现象为素材,考查考生运用共点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情境化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情境化试题是考查考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2019年高考物理除了有意识地加强与体育运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之外,增加紧密联系科学技术进步和日常生活实践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考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比如,全国I卷第16题以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九号”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动量定理计算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重型运载火箭研发方面的进展。 全国II卷第14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素材,要求考生分析探测器在“奔月”过程中所受万有引力的变化图像,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升考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国II卷第25题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为背景,要求考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物理模型,引导考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考生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