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在临夏州举行,武术套路比赛中的棍术项目吸引了各路豪杰参赛。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李满福)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精神内核,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基和灵魂。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为传承、保护甘肃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体育赛事活动的文化内涵,甘肃省体育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推出“体育文化中的陇上非遗”系列栏目。 继推出国家级非遗项目多地舞、省级非遗项目崆峒派武术后,本次推介了省级非遗项目——天启棍。 民间习武者表演天启棍。 天启棍,俗称河州棍和魏家棍或河州魏家棍,是甘肃省临夏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是我国武坛“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棍法套路内容丰富,尤以抡子、折子、排子、条子、串子备全而卓成体系。 天启棍自传入临夏后,深得临夏群众青睐,使它牢牢扎根于陇原山区。经历代武术家的精心培植,又使它茁壮成长,伸枝展叶,代代珍传,历久不衰。临夏人的强悍尚武气质和勇敢善战精神,对风格雄浑犀利、粗犷刁钻的天启棍来说,正是适得其所。 在人们观念中,习武者人称“拳棍手”“棍把式”,评价练武者技艺高下的主要标准是其棍术水平。天启棍这种“独宠”地位,更促进了它在临夏的发展。
非遗展演中的天启棍表演。 在临夏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中,棍术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春节耍社火,每队社火都有棍术表演。棍手们一个个武士打扮,以示威风,他们的单练和有故事情节的对练是衡量社火质量的主要标准。这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对天启棍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019年,传承人已把天启棍整理成书出版。 2011年3月,天启棍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夏的侯尚达、侯文琳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由临夏市文广局、临夏天启棍研究会筹建的省级非遗项目天启棍传习所揭牌成立,为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武术老艺人向学员、爱好者传授技艺提供了实用平台,也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提供了人才保障。(文中图片由省体育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