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以留住乡愁记忆为主题,以形神兼备为导向,我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组织编辑了《乡士乡贤》《乡居乡聚》2册福建乡村文化记忆系列丛书,完成了乡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线划定技术导则编制工作,长乐的闽剧等7个项目成功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福建乡村具有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讲好乡村故事。”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各地着眼于保护好、传承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风貌保护、文脉延续、技艺传承、文物保护,同时,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和经营性开发新模式,提升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永定万应茶研发于清代嘉庆年间,该项目传承人被评为省非遗传承人,福山万应茶厂入选省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为做好永定万应茶文化保护传承,当地建立万应茶文化传习中心,规划建设与万应茶饼制作的流水工序相适应的制作车间,兼顾展览和体验功能。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旅游发展,把万应茶饼文化传习中心和陈东乡的度假村、名人故居旅游等结合,打造成为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康养基地,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 如今,我省越来越多的乡村将传承、发展、提升乡土文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美丽乡村的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