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文旅融合 讲好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30
摘要: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举办“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志愿者文艺汇报演出走进后溪二农社区 日前,从海外归来的陈依伯,到永泰县寻根,一路走一路感叹。从古老的

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举办“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志愿者文艺汇报演出走进后溪二农社区

集美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举办“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志愿者文艺汇报演出走进后溪二农社区

  日前,从海外归来的陈依伯,到永泰县寻根,一路走一路感叹。从古老的嵩口古镇到古村落、庄寨,从随处可见的竹编、泥塑等非遗创意产品到民俗体验,每一处景点、各类特色旅游产品,都彰显着浓厚的乡土文化,勾起了内心的“乡愁”。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我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强化文旅融合创新,拓展乡村文化旅游,以留住乡愁记忆为主题,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聚焦讲好乡村文化故事。繁荣的乡土文化,正为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动力。

 文化共享,和谐社区

文化共享,和谐社区

  “乡村振兴,要突出文化引领。”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要将乡村文化内涵挖掘、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出特色、育品牌、求实效。

  文旅融合挖掘乡村文化发展潜力

“圩日文化车”百场文艺展演菜单式服务之群众“点单”高甲戏

“圩日文化车”百场文艺展演菜单式服务之群众“点单”高甲戏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促进了文化振兴,保护传承创新优秀乡村文化,也成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文旅厅积极打造全域旅游,培育了“30个金牌旅游村”等乡村旅游精品。今年,我省共有寿宁县下党村等11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培育了13个四星级休闲集镇、34个四星级旅游村;目前全省共创建了144个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旅游村。

  今年永泰县的国庆黄金周旅游收入近4亿元,再创新高。创收的背后是当地致力于挖掘特色文化,培育“金牌旅游村”,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在永泰,秀丽的青云山、古老的嵩口古镇都是这里往日打造起的旅游名片。如今,随着古村落和庄寨文化保护与开发,散落在永泰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座永泰庄寨,也正成为永泰旅游的一个爆点。

文艺汇演现场

文艺汇演现场

  “它们既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还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当地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说,2018年,借举办乡村复兴论坛·永泰庄寨峰会的契机,永泰重点推进一批寨堡的保护开发利用,植入茶吧、书吧、民俗展示等业态,打造了庄寨酒店、庄寨博物馆、庄寨文化研学旅游,形成永泰庄寨旅游精品线路,永泰庄寨历史文化的魅力渐渐显现出来。

  永泰还通过挖掘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邀请一批优秀文化工作者,在书画、摄影、文学、舞美等方面,创作一批动漫宣传片,新编了《张圣君传奇》等闽剧,出版《嵩风墨韵》等刊物,创作了《大樟溪畔》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原创舞蹈。目前正在打造融合永泰地方特色文化的大型室内舞台剧。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我省各地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文化业态,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品质。

龙岩市古田(吴地)红军小镇

龙岩市古田(吴地)红军小镇

  作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重点村,山重村将独具闽南水乡韵味的地方古建、非遗民俗等资源视为珍宝,以独具乡村野趣的原生态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景区,整合周边的千年古樟树、万亩桃李花等资源景观,开发、包装成别具一格的闽南特色乡村旅游景点,形成了文保古建旅游、非遗民俗旅游、农耕文化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活动。2018年,山重村接待境内外游客达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00多万元。

  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借助乡村旅游,与旅行社合作成立后黄景区管理公司,依托传统民俗文化开发出莆阳民俗文化馆、家规家训馆、莆阳民俗体验馆等一系列民俗体验项目,返聘村民参与到传统农耕种植、民俗文化体验、非遗文化表演等项目中来,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非遗+讲好乡村文化故事

 嵩口月洲村月溪花渡公益图书馆

嵩口月洲村月溪花渡公益图书馆

  在我省广大乡村,遍布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乡村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省文旅厅特别注重对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遴选了25家非遗生产性保护重点单位,支持其在保护乡村传统技艺的同时带动乡村群众走上致富之道。

  劈竹、剖篾、编制、上漆……在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古大厝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漆篮的制作。工人们剖出细如琴弦的竹丝,并编织成篮子,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龙水漆篮是著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该村以“公司+农户”形式,鼓励村民从事漆篮生产,全村一半以上劳动力从事漆篮行业。同时,积极融入永春县“全域旅游”布局,以传承特色漆篮文化为出发点,建设漆篮历史文化展示馆、精品展销馆和竹编馆,对500多年来的永春漆篮文化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既推动了漆篮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又成为乡村的富民产业。近年来,永春漆篮技艺运用到茶具、衣饰等领域,拓宽产业链,进一步发扬永春漆篮的魅力,吸引了更多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尤其深受东南亚华侨喜爱。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