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古天乐《使徒行者2》剧照
往年暑假档,多部港产片登陆内地银幕,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果。7月上映的《扫毒2》斩获12.95亿元票房,总票房跨越迪士尼影片《狮子王》(8.27亿元)与邓超作品《星河补习班》(8.27亿元);8月7日上映的《使徒行者2》首日票房破亿,当前票房5.7亿元。
武侠片、伤心剧片、赌片与警匪片曾是港片最为需求的四大类型,但前三大类型徐徐式微,笼统成功打入边陲市场的只要警匪片。《反贪风暴》系列、《使徒行者》系列、《扫毒》系列……港产警匪片很受迎接,以致支撑起影市大盘。但不容轻忽的是,在奇丽的票房成就背地,倒是港产片口碑下滑、类型相同的丢脸。
【征象】
警匪影戏:票房不乱,偶有黑马
比年沿海银幕的“黑马”中不乏港产片的身影,一些港片更是成了支撑大盘的枢纽影片。旧年的国庆档票房冠军花落《无双》,终极收获12.73亿元票房;中秋不绝是影市的冷门档期,但旧年港片《黄金兄弟》在这个档期上映,也收获了3.17亿元;《反贪风暴》系列的票房更是“部部高升”,第一部9500万元,第二部2亿元,第三部4.4亿元,而往年清明档上映的第四部蝉联19天票房单日冠军,终极取得7.95亿元票房,票房超越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雷霆沙赞!》。
不只要这些黑马,大部份港产警匪片的票房展现都很不乱。由于港片的类型特征、演员阵容拉动,不少港片在上映晚期均可以取得比照好的效果。比方《使徒行者2》,首日上映便票房过亿元,固然以后票房增速放缓,但总票房仍旧可观。今年6月上映的《追龙2》口碑欠安,但最终也播种了3亿元的票房。当前正在上映的《默然的证人》豆瓣评分仅为6分,但上映两天,票房曾经濒临7700万元,排片占比不乱在17%至19%之间,估计以后的票房仍旧会波动增长。
但另一方面,这些片子的口碑却并不出彩。近年笼统在豆瓣上取得7分以上的港产类型片着实是凤毛麟角,仅有《无双》(8.1分)、《追龙》(7.2分)。至于往年上映的港片中,《使徒行者2》的豆瓣评分从7.5分共同下降到6.6分,近五成观众给了三星;《扫毒2》也一样,上映首日,票房破亿元,但豆瓣评分却急迅从7.1分降至6.4分,当前仅为6.2分;《反贪风暴4》评分为6分;《追龙2》口碑比起第一部则大跳水,仅有5.5分。
其他类型:少人问津,票房乏力
港产警匪犯法题材影戏成了腹地影市的票房保证以致“救市俊杰”,但与此相对的是,港产片的题材愈发繁多。要地观众犹如认准了“港产片=警匪片”,在这个等式之外的其他港片都很难在边疆卖座。
港产爱情影戏《某日某月》跟《使徒行者2》匹敌天上映。男副角是曾在《忘不了》中饰演张柏芝儿子的童星原岛大地,本年20岁的他初度主演爱情片,电影也打出了“七夕仅有一部爱情片”的鼓动宣传标语,尽管云云,《某日某月》也没能激发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激情,今朝该片的票房只有34.9万元。
演员自己的号召力也无法撑持起非警匪类型港片在沿海的票房。去年上映的由刘伟强导演、古天乐主演的时装笑剧片《武林怪兽》,终极只播种不到8000万元票房;吴镇宇主演、得到多个金像奖提名的体育励志片《逆流大叔》,今年6月28日上岸边界以后,票房仅为76万元。
“金像奖光环”也无奈影响腹地票房。最近几年一批在金像奖取得不错成就的小利润港片进入内地银幕,却是叫好不叫座。新晋导演彭秀慧执导的都邑女性题材电影《29+1》豆瓣评分为7.2分,票房却仅为156.7万元;讲述老年末年痴呆症患者故事、一把手惠英红拿下第三座金像奖最好女主要角色奖杯的《荣幸是我》豆瓣评分高达8分,要地票房仅为96万元。
【困境】
题材雷同,口碑下滑
港产警匪片的高票房和低口碑,某种水准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港产警匪片类型化水平十分高,观影门坎飞腾;但另外一方面,这类高度类型化也招致港产片缺乏创新,更接近“产品”而非“作品”。《扫毒2》导演邱礼涛婉言:“片子是创作,创作的个中一个含义就是求新;但偶然候也不克不及太新,市场无法遭受。”
近年香港警匪片爱情做“系列”:《扫毒》系列盘绕“缉毒”,《使徒行者》系列环抱“卧底”,《追龙》系列出产“枭雄”,《杀破狼》系列主攻打架……系列片子毫不费劲就大概享用IP赢余,但也于是,不少系列片子陷进了题材沟通、无法跨越前作的顺境。《使徒行者2》直接从“找卧底”酿成了“香港间谍”的故事,可是剧本缝隙太多,加之甩掉了“找卧底”的顾忌,观感反而低于上一部。
情怀和动作形势成了港产类型片的卖座宝贝。可以看到,连年的港产警匪片均有意在片中加重这单方面的文字:配置两个以上的男配角,为他们安排一段动人至深的兄弟情;办理大批枪战、爆破、飞车等视觉遗址,刺激观众眼球。不少续作都涌现了仅靠大时局撑持、剧本不外关的标题,招致系列口碑下滑。
演员重复,频频撞脸
演员近似也是港产片的一大窘境。目前的港片仿照照旧由香港一群中生代演员挑大梁。本年,《反贪风暴4》《扫毒2》《使徒行者2》都由古天乐当男主要角色;《使徒行者2》《沉默的证人》《廉政风云》都有张家辉的身影。题材类似、演员相同,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对界线观众而言,这些熟面容才是“金字招牌”,本应交班的一辈却不有待在香港影戏圈:吴彦祖在美国发展,冯德伦退居幕后,谢霆锋重心转向当厨师……比他们更年轻的演员中,陈伟霆进军边陲电视圈,陈家乐仿照照旧在各大港片里打酱油……梁家辉直言港产片演员有断层:“在黄金期间,我们不有机缘带第二梯队,这是香港影戏的可惜。”
小资本片,缺少鼓动宣传
以视觉取胜的步履片观影门坎不高,更晦气于降服文化分歧,在要地市场取得获胜。而不少非警匪类型片在内陆都遇到了排片和张扬不足的标题。排片占比直接影响票房:《某日某月》首日排片占比仅有1.1%;《逆流大叔》首日排片占比也仅为1.6%,何况几乎是零鼓动宣传就上映。
《扫毒2》导演邱礼涛今年1月有一部实践题材电影《家与万事惊》在边陲上映,仅有3200元万票房。在谈到非警匪题材港产片遇冷这一征兆时,他坦言,一部影戏的票房高下受良多成份影响:“(票房)要看明星咖位够不足大、外扬够缺乏足。有些戏投资大,外扬天然做得很充分;投资小,张扬畛域也小。”
(记者 胡广欣 操演生 何英东)
(:韦衍行、丁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