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高温来袭!台风“云雀”掉头了!福建还会热多久?答案是……(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2
摘要:福建气象提醒,正值盛夏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在午后达到高值后容易形成降雨,并常伴有电闪雷鸣、强风等。所以,近期我省还是会多午后雷阵雨,并可能伴有上述的强对流天气,有外出游玩的

福建气象提醒,正值盛夏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在午后达到高值后容易形成降雨,并常伴有电闪雷鸣、强风等。所以,近期我省还是会多午后雷阵雨,并可能伴有上述的强对流天气,有外出游玩的人员要加强防范,一旦遇到强对流天气要记得及时躲避。

历史上这些暑热夺命事件,惊呆了

天这么热,

我们静一静

来聊聊“暑热往事”——

苏轼、李清照和郑成功经历的暑热。

1101年8月24日

苏东坡怎么死的?是热死的?

苏东坡是热死的!这说法当然不完全对,那时候他被少年皇帝宋哲宗从惠州再贬往儋州(海南),哦不,严格地说,应是福建人章惇(时任宰相)贬了苏的。1100年,宋哲宗早逝,弟弟赵佶,也就是文艺青年宋徽宗闪亮登场了,徽宗对文艺人才那是相当的可以。此时60多岁的苏轼也就得以北归。

此时苏轼身体极差,又正赶上暑热高温,走的是水路,虽在水上行,想必船上也有个顶棚遮挡烈日,但还是晒冒了泡,旅途劳顿中,按照漳州人林语堂的说法可能是因暑热得了“阿米巴性痢疾”而死,苏轼的一生定格在1101年农历7月28日(公元8月24日)。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

他的生命力受到了破坏,不是皇帝,也不是章惇,而大概是阿米巴菌。河边的湿潮气闷很难受,他让船移到转为凉爽的地方。

……

七月十五,他的病况恶化。夜里发高烧,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觉得身体特别软弱。他分析症状,相信他的病是来自“热毒”,即一般所谓传染病。他相信只有让病毒力尽自消,别无办法,用各种药进去干涉是没用的。他拒绝吃饭,只喝人参、麦门冬、获菩熬成的浓汤,感觉到口渴,就饮下少许。他写信给钱世雄说:“庄生闻在有天下,未闻治天下也。如此而不愈则天也,非吾过矣。”钱世雄给苏东坡几种据说颇有奇效的药,但是苏东坡拒不肯服。

高温来袭!台风“云雀”掉头了!福建还会热多久?答案是……

宋代《槐荫消夏图》(资料图)

1129年7月8日

苏轼是豪放派之宗师,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之翘楚。

李清照有不少作品写的与夏天有关,比如两首《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的应是春夏之交;“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得就应是夏日荷塘之景,看来是夏日里的一次愉快的游赏。

李清照和夫君赵明诚的感情那是没的说的,古时候的夫妻楷模,有那首著名的《一剪梅》为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写给赵明诚的“情书”。

李清照的父亲叫李格非,姥爷叫王珪。这王珪当过宰相,名门啊!那赵明诚的家世也不俗,父亲叫赵挺之,也当过宰相。而李清照与另外一位北宋末年的宰相——仙游人蔡京也是亲戚!

捋一捋这层关系:王珪生了一堆儿女,其中大女儿的女儿就是李清照;王珪的一个孙女,嫁给了蔡京,所以李清照和蔡京的老婆是表姐妹的关系,所以蔡京就是李清照的表姐夫或者表妹夫。另外插一句:王珪的还有个孙女也嫁了个宰相——叫秦桧,杭州岳飞墓前跪着的石像中不是就有个王氏吗!所以秦桧也是李清照的表姐夫或表妹夫。

高温来袭!台风“云雀”掉头了!福建还会热多久?答案是……

明代仇英《船人形图》(资料图)

那么和暑热有什么关系?

往下看——

1129年3月,被革职在家的赵明诚接到新任命,让他到与福建诏安、平和交界的潮州去做知府,于是他带着妻子李清照和十多车收藏品(赵明诚是金石名家,著有《金石录》),去潮州赴任。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赴任之路却变成了逃亡之路。此时金兵犯境。

他们一路逃亡先到了江西,然后进入安徽,这一路上夫妻之间言语也不多,气氛也有些尴尬。此时天气热了起来,他们来到安徽和县乌江岸边,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败走自刎于此。李清照感慨颇多,一首《夏日绝句》脱口而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刻,赵明诚就在身边,这首诗词让他想起了两年前在做江陵知府时失职的表现:那时士兵叛乱,作为最高长官的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赵明诚羞愧难当,也为自己的懦弱自责。

一路奔波逃亡,当他们到达南京时已是农历八月,赵明诚因暑热病倒,农历八月十八日(按新历算是7月8日)死在了南京,终年48岁,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爱妻。李清照在《祭赵湖州文》中说: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高温来袭!台风“云雀”掉头了!福建还会热多久?答案是……

苏汉臣《荷塘消夏图》(资料图)

800多年之后,在泉州灵应寺岩下挖出一块墓志铭,墓志铭的主人赵氏,赵氏的哥哥正是赵明诚。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后半生颠沛流离,曾有人认为李清照可能来泉投靠过小姑,但至今无确凿证据。

赵明诚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他的二哥叫赵思诚。在《福建通志·人物志》中有一段记载赵家二公子的:“赵思诚,字道夫,高密人。父挺之,崇宁宰相。思诚与兄存诚相继成进士,弟明诚亦有学问。建炎南渡,存诚帅广东,与思诚谋移家所向,以泉南俗淳,乃自五羊抵泉,因家焉。”清乾隆版《泉州府志》也记载,赵思诚曾任泉州太守,洛阳桥是蔡襄主持修建的,多次在飓风(台风)中损坏,而参与过修复的就有当时的地方官赵思诚。赵思诚后来还去了江西九江做官,但最后又回到泉州居住,可能因此,赵氏来泉并定居了下来。

1662年6月23日

郑成功的死一直是个谜

1662年2月6日收复台湾后仅仅4个多月,郑成功便即去世,那一年郑成功才38岁。6月23日,这天正是夏至前后。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