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9日讯 昨日下午5点,阳光还未褪去暑意,随着英语学科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宣告着全城瞩目的2015年高考终于落幕。 今年的高考,报考人数再一次减少,38187人报考,486人缺考,数据的背后是三万八千多个家庭紧紧相随的高考心情。这两天,本报记者奔走于城市的各个考点,记录了太多的高考表情,低头疾步若有所思的考生、蹲坐台阶等候考生的家长、童真无忌缠着哥哥讨抱的妹妹、接过学生捧花开怀大笑的老师……12年的苦读,用48小时来交一份毕业的答卷。 考试结束,考生轻松走出考场 昨晚7时许,省教育考试院在其官方网站首发2015福建高考试卷及答卷。同时,公布2015年普通高考福建省自行命题组专家对今年各学科试卷的评点、说明,供考生和老师参考。 数学: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015年福建省高考文科数学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5年福建省高考理科数学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福建数学文、理科试卷,分别取材于构成高中数学主体框架内容的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三角函数和数列的试题,不仅考查分值占比高,而且有机融合了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从而全面地检测了考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试题适度创新 命题追求稳中求新,适度考查将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理8(文16)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为载体综合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理10、文21(Ⅱ)(ⅱ)分别以导数的几何意义和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载体综合考查推理论证能力、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理15以纠错码和异或运算为载体综合考查了阅读理解、迁移运用的能力。 考查突出能力 命题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置于首要的位置。如文12依托“三角函数线”侧重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文18、理16分别依托“全网传播的融合指数”和“银行卡密码”侧重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必然与或然思想;文20(Ⅲ)依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侧重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化归与转化思想;理10依托“导数的几何意义”侧重考查推理论证能力、特殊与一般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理15依托“纠错码和异或运算”侧重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和创新意识;文22、理20依托“导数的综合应用”侧重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创新意识、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与整合思想。 命题立足选拔 命题强调数学的应用,既考查了数学知识与方法在学科内的应用。如文12、文15、文21、文22、理9、理14、理19、理20,也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文13、文18、理4、理15、理16。 命题立足选拔的要求,解答题每个小题也从易到难。如文20、21、22的第(Ⅰ)和(Ⅱ)问,理19、20的第(Ⅰ)问均较易入题,余下各问则着重考查考生的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和思考的能力。 语文:选材设题体现正能量(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福建语文卷选材合理多样,考点覆盖面广,试题有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基础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 试题积极教育引导 名句默写、各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能力考查的选材和设题,较全面地体现了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和进取精神,阅读之于建设“书香社会”的意义,红色文化的精神滋养,模范人物的激励作用,生态保护的正确认知,以及科学研究的人文情怀等。 写作题则以一组格言式句子为材料,含意丰富且层层递进:①路是走出来的,是探索的成果;②要探索,就不能害怕失误;失误中可能隐含着创新的契机;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终将闯出新途。试题材料的“走”“错”“敢”三个关键词积极响应了“探索与创新”的时代最强音,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作文写出深度不易 各类文本阅读,要求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评说题”规避了简单的正反评说,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考查。写作试题的一组格言式句子意蕴深刻,开掘角度多,且语言浅白朴素,考生易于入手;但要综合把握三则材料的寓意,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也非易事。 文言文阅读首用书信体 试卷选用文本类型多样,布局合理。文言文阅读首次采用书信体裁,古代诗歌阅读选用宋诗,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是评论、散文和科普文章。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查内容涉及《标点符号用法》新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提醒作用。全卷对语文能力的六个层级均有不同难度的考查,有助于促进高中教学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 英语:试题无偏题、怪题(2015年福建省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福建英语试卷紧扣《考试说明》要求,紧密结合我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实际。试题科学、规范,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与教育性的融合。 重视考查双基 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风格,重视考查主干知识,语法词汇在情景、语境及语篇中的运用能力,强调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全面性,没有偏题、怪题。阅读理解能力考查难易搭配,合理布局;既考查理解文本基本信息的能力及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也考查篇章结构、观点态度等深层理解。 题材广泛多样 试题语料语言地道,原汁原味,可读性强。所选语篇内容健康,体裁多样、题材广泛,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设题科学、严谨、规范,命题中注意把握难度、效度、区分度。试题以中档难度题为主,总体上维持3:5:2的易、中、难比例。渗透人文素养 试卷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和人文气息,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渗透文化意识和人文教育。在单选题干的选材上体现正能量,如“勇敢面对失败”;阅读语篇内容积极向上,如“学会包容”、“终身学习”、“追求梦想”、“和谐共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书面表达选用中国古代成语“凿壁偷光”作为命题素材,渗透了“刻苦求学”的思想,体现了现代励志教育的思想;在设题形式上,框定写作方向,又不束缚思维,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能甄别考生的能力层次,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