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委宣传部深入挖掘系列采访实录中的故事,用文艺的方式润物无声地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故事,加强文艺影视创作生产。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故事,用心用情创作《最忆下党乡》《山哈闹海》《山海筑梦》《上岸》《三进下党》《红土》等一批影视剧、纪录片、小说、音乐剧。目前,电视剧《山哈闹海》《我的金山银山》入选全国22部脱贫攻坚重点剧目,电视纪录片《闽宁纪事》已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重点关注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电视剧《闽宁镇》《爱拼会赢》《海边春秋》等5部电视剧入选第三批“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数量居全国第4位。福建不断创作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相关的影视作品,把新思想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的鲜明理念充分挖掘出来、传扬开去,着力在受众中形成思想共振、心灵共鸣。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省委宣传部精心做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艺术团赴宁德慰问演出准备工作,组织文艺家开展系列采访实录主题创作和采风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生态文明建设、文明交流互鉴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重要论述,展开艺术创作,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八闽大地上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讴歌好、传承好。 研究阐释推动往深里走 7月9日,省委宣传部机关第一会议室,大家围绕一本书稿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本书稿就是省委宣传部正在组织编写的《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该书的主编、福建社科院黎昕研究员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其中扶贫开发一直是他关心和重视的重要工作。他大力倡导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福建省许多率先实施并且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机制,如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干部驻村、挂钩帮扶、东西协作等,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实践和领导下逐步形成的。总书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也使福建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和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系列采访实录通过对亲历者的访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也为我们编写好《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提供了许多思想启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系列采访实录,力求把我们这本书编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跟进一步,理论研究阐释就要更深入一步。编写《脱贫奔小康的福建经验》只是福建省委宣传部推动系列采访实录研究的成果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理论读物”、《感受新思想的力量》第三辑,等等,这些理论通俗读物正在紧锣密鼓编写中。 去年5月以来,福建省委宣传部围绕《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和《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两本书,分别组织召开学习座谈会,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基层干部群众、访谈对象、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体会。充分发挥社科研究机构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力军作用,深化对系列采访实录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研究。围绕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等,研究制定2020年度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指南。截至7月15日,以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在中央“三报一刊”刊发新思想相关理论文章22篇。 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共识。全省社科理论战线不断掀起研究新思想和系列采访实录热潮。召开社科界2020年学术年会,设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等25个分论坛、青年博士论坛和社科普及论坛,发布202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公告,进一步加强对新思想和福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就的研究宣传。组织教育系统专家学者开展新思想研究阐释,制定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等研究选题30项,设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50项、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一般项目846项、高校辅导员专项100项。《福建日报》刊发系列评论,在《理论周刊》推出一批专家署名文章,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电视主要新闻节目和《中国正在说》《新闻启示录》等专题节目推出系列访谈,做好采访实录的理论阐释和解读。思想的旗帜高高飘扬,研究阐释之路越走越宽。 当前,决战决胜号角已经吹响,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福建省宣传思想战线继续牢记使命任务,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脉络、实践的历程,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故事讲鲜活,更好地用新思想凝聚人心、滋润人心、照亮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