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失能人员,本人“痛苦”,家庭其它成员也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可谓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不过,这一现状在福建晋江将被打破。日前,福建晋江市试行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个人只需年缴几十元的参保费,便有“专人”或机构代为护理。晋江由此成为福建“长护险”的先行者。 据悉,晋江试行“长护险”最大的亮点是保险金筹资渠道广、覆盖面宽、受助对象选择护理方式多样和助力脱贫等。 晋江市“长护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护险”参保对象履盖包括职工医保参保对象和其他城乡居民的全社会全年龄段人群。保险资金将发动政府、社会、集体、家庭和个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实现多元化筹资筹集。 试点阶段,长护险按每人每年按90元的标准筹集。在缴费标准上,属于职工医保对象的,个人按60元/人/年标准缴费,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划转,市政府给予补助30元/人/年;城乡居民缴费方面,在市政府补助30元/人/年的基础上,个人缴费部分由市、镇两级分别再给予试点村(社区)15元/人/年和不少于10元/人/年的补助,剩余个人缴费部分(35元/人/年)暂由村(社区)集体统一筹资缴费,尽而实现全村整体参保。 据了解,参保后,因疾病、伤残等原因经过不少于6个月治疗后,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状态或因年老导致长期失能,经申请评定为重度失能等级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缴费人员,可被定为待遇享受对象。 晋江市政府委托泉州市医保局晋江分局作为长期护理保险业务主管机构,采用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经办服务。符合条件的待遇享受对象可申请选择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三种中任一适合自己的护理方式,相关费用由定点服务机构按照规定的待遇报销标准,与长期护理保险业务主管机构结算。 晋江市政府相关领导表示,晋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晋江经验”为引领,把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晋江县域集成改革总体部署的重要民生项目,在省、泉州市医保部门的支持下,集成现有政策和资金等存量资源,将“融合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等资源,探索预防失能的有效措施和工作机制”列入试点目标;集成机构、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同步做好与社区健康管理工作的衔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与养老民生事业、“医养结合”工作融合,致力于打造长期护理保险“医养康融合”晋江模式。 晋江市现有老年人口近17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近15%,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市各年龄段的失能人数超过5000人。 “之前,已选择8个村(社区)56位失能人员,按片区划分由4家护理机构提供居家上门试体验服务。经过一个月的试体验服务,群众回访满意度达98%。很多失能人员经过护理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对长护险也充满热切的期盼。”泉州市医保局晋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长护险”城乡居民个人负担不超过35元/年(目前暂由村集体缴交),每月享受待遇最高可达1500元。晋江市低保户等对象入驻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每月费用为2800元,长期护理保险叠加民政等方面补助后基本无负担,家庭劳动力得到解放,可就业脱贫。 日前,晋江试点先行把参保对象中的重度失能人员纳入待遇享受保障范围。今后,晋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研究,逐步将中度失能人员、失智人员等纳入待遇享受对象保障范围。努力提高长期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打造长期护理保险“医养康融合”晋江模式,拓展“晋江经验”民生保障内涵,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对此,有专家表示,晋江试行的“长护险”,在保障待遇享受对象得到优质护理的同时,将撬动晋江护理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失能护理和老年人护理等专业市场供给能力,使专业健康护理能够走入千家万户。(牛效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