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激活“一池春水”,众多福建企业为我区培育发展地方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冷凉蔬菜到酿酒葡萄,从马铃薯种植到塑料制品、服装等轻工产品制造,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崛起,成为改变宁夏贫困地区面貌的生力军。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5700家闽商企业(商户)入驻宁夏,涉及20多个行业百余个专业,在宁闽企年产值350亿元。同时,闽商企业在福建省开辟了一批宁夏特色农产品展销窗口,帮助宁夏在福建建立7个劳务基地和3个劳务工作站,近5万宁夏人在福建实现稳定就业。 24年里,他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指导原则,扛起对口帮扶宁夏的历史使命,为闽宁协作注入了市场活力,将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 24年里,他们开拓创新、敢拼会赢,因地制宜探索扶贫开发路径,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与我区干部群众一道久久为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实现了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携手共圆小康梦不断奋进之时,我们应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身上汲取前进力量,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源:宁夏日报)
标签: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福建继续推进闽宁劳务扶贫协作中新网福州7月8日电 近年来,福建省先后出台一系列惠及宁夏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来闽就业的利好政策,进一步强化闽宁劳务协作。 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将宁夏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劳动力纳入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在福建省务工就业时视同福建省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同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同时,对宁夏来闽就业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每人1500... 陈海堤:在3100米高原做“守灯人”台海网7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援藏归来已二月有余,陈海堤依然念着那热血的550天。回到家中,宝贝女儿长高了,但对这个晒黑变瘦的父亲却有些陌生。“没好好陪她长大,是我这两年中最愧疚的事。”陈海堤说。 陈海堤是国网莆田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高级师,也是一名老党员。2018年10月,他主动请缨参加援藏工作,远赴西藏林芝,开展为期一年半的配网建设运维专项帮... 蔡志:写好西吉的“涵江故事”台海网7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打开‘今日偏城’公众号就可以下单粮油蔬菜或农资产品,隔天物品就能送到村便民服务站,方便得很。”宁夏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村民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生活会在几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涵江村是闽宁示范村之一,它的前身是破败不堪、远近闻名的烂泥滩村,因为贫困落后加之河道淤泥难以清理而得名。村如其名,一遇雨雪,土路... 樊学双:为贫困乡亲多做一点事台海网7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从地处东南沿海的县域经济百强县闽侯,到西北高原国家级贫困县隆德,他响应国家号召,接过闽宁协作的接力棒; 挂职两年期满,家人翘首以盼团聚,他主动提出延任,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他,就是樊学双。福建第十批、第十一批援宁挂职干部,闽侯县委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委常委、副县长。 2016年11月,31岁... 山海连心 思明彭阳共筑就业致富路思明区援彭工作组引进的闽籍企业尚衣汇服饰公司为彭阳人民提供就业岗位。 援宁干部连一洲(左一)带队到彭阳县城阳乡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并为困难群众送上爱心用品。 台海网7月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闽宁协作,思彭情深;跨越山海,同奔小康。 东海之滨的美丽鹭岛,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