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聆聽18萬年前的遠古回聲——福建萬壽岩遺址保護紀實(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0
摘要:站在萬壽岩遺址前,現為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的鄭國珍總會想到這樣一段話:“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

站在萬壽岩遺址前,現為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的鄭國珍總會想到這樣一段話:“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萬壽岩遺址的年代,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在考古專家看來,這一遠古人類家園極為少有、彌足珍貴,應繼續加強科研,並加以活化利用。

鄭國珍想象:“我們可以在萬壽岩建一個古代天文台,感受18.5萬年前的星空,還可以在遺址周圍復原3.5萬年前的動植物,感受人和萬物的共生關系。”

2019年,萬壽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導覽手冊上寫道:“恢復生態,保護文物,延續文脈……使碧水、青山、溶洞、森林、田園、古文化融會貫通,是萬壽岩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目標。”

三明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小彥介紹,三明森林覆蓋率78.73%,是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享有“中國綠都”等美譽。伴隨著萬壽岩遺址保護工作,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如今,‘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已成為三明市民共享生態福利的寫照。”他說。

聆聽18萬年前的遠古回聲——福建萬壽岩遺址保護紀實

這是萬壽岩遺址靈峰洞外景(4月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目前,三明以萬壽岩為主要空間載體,借力優質的山林環境,編制實施《萬壽岩文旅融合發展總體規劃》,努力把考古文化資源與挖掘當地文化結合起來,把遺址保護與岩前鎮鄉村振興結合起來。

岩前鎮黨委書記蔡明泉說,鎮裡不斷加大文旅招商引資力度,人氣越來越旺。百姓也從農家樂、休閑採摘、特色民宿等項目中受益,有了更多致富門路。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陳麗珍表示,力爭5年內把萬壽岩打造成南方特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古人類研學旅行基地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9年12月,萬壽岩遺址國際學術交流會在三明召開,來自中國、俄羅斯、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內外數十位專家學者前來參與學術交流和考察。“很多外國專家對萬壽岩遺址的保護高度肯定。”萬壽岩遺址博物館館長余生富說,未來要讓萬壽岩被國內外更多人所熟知。

“小時候,萬壽岩是我們玩耍的神秘去處。離家后,萬壽岩是我們挂在嘴邊的鄉愁。”在萬壽岩遺址博物館裡,岩前鎮“90后”女孩張琳告訴記者,希望為古老的萬壽岩注入更多青春氣息,讓歷史文化一代代傳下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