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集美学村名列第二批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10
摘要:集美学村全景图。 集美学村老照片。(资料图) 文/本报记者 陈冬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一条街道,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传奇、城市文明、精神气质。在厦门,保留了大量嘉庚建筑群的集美学村,就像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乡愁记

集美学村全景图。

集美学村老照片。(资料图)

  文/本报记者 陈冬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一条街道,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传奇、城市文明、精神气质。在厦门,保留了大量嘉庚建筑群的集美学村,就像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乡愁记忆。

  2017年,集美学村被列为第二批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街区肌理并没有被打乱,而是伴随城市发展规划,梳妆整貌,更加开放包容,以文化、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全新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董立功,近年来开始涉足陈嘉庚研究,他告诉记者,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特色城市的重要本底。

  凝聚嘉庚先生数十年心血

  慕名从江苏来到集美大学读书的小马,最惬意的事就是漫步在集美学村,欣赏那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和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和小马一样,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被这里吸引,他们和当地居民往来如织。

  充满着多元文化的集美学村,创办者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2年9月,主张“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嘉庚先生从新加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开始创办集美学校。

  据《集美区志》中记载,1913年陈嘉庚创办了集美小学,奠定了集美学村的第—块基石。此后,他又相继创办女小、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航海科、商科、女师、农林部、国学部、女中、幼师,还配套建设了图书馆、科学馆、美术馆、音乐馆、体育馆、水族馆、大礼堂、大操场、游泳池、植物园、医院、银行、电厂、自来水厂等为教学和生活服务的公共建筑。

  20世纪50年代,陈嘉庚先生向亲友集资,继续致力于学校建设,兴建了南侨建筑群、南薰楼、道南楼等大型建筑。三面临海的集美学村内,各校校园绿荫遮日,花木扶疏,红墙绿瓦,水榭亭台,构成绝美的校园风光。现在的集美学村,拥有从学前的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高等学府的完备教育体系。

  1985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参观集美学村,对这里的环境赞叹不已,说他到过世界上150多个城市,所见校园之优越,集美学村首屈一指。

  孙中山批准为“永久和平学村”

  董立功说,“集美学村”的名称能沿用至今,嘉庚先生和孙中山先生功不可没。

  1923年8月底,集美学校正预备开学时,时值军阀混战,闽粤两军分据厦门、集美海峡,隔海对峙,开枪互击,流弹横飞。数千人军队驻扎集美学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当时在新加坡的嘉庚先生致电两军首领,希望他们把驻军撤出集美学校界外。

  “鉴于战事旷日持久,教育辍废,为谋彻底安全计,根据嘉庚先生的函示,时任集美学校校长叶渊倡议划学校为‘永久和平学村’,并缮具请愿书及各种文件,派代表分别向南北军政当局承认划集美为和平学村。同时,向本省军政各机关、各长官,请其签名承认,请社会名流签名赞同。”董立功说,“学村”这一提法首次出现。1923年10月20日,该倡议得到孙中山先生的批准,同日,又电令闽粤两省行政官员及统兵首领,要求他们对集美学校给予特别保护。

  孙中山先生的电令与批文,使得嘉庚先生倡议的“集美永久和平学村”的地位得到官方的承认。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这种承认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集美学校的安全。

  【名片】

  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集美学村也成为厦门旅游的一个热点。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7年入选第二批福建省历史文化街区。

  【人物】

  陈嘉庚

  位于集美东南隅的鳌园内,有一位爱国归侨长眠于此。他的名字出现在厦门的学校、建筑、街道、公园中,也铭刻在乡亲、侨胞和一代代学子的心中。他,就是著名侨领陈嘉庚。

  陈嘉庚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少年时赴新加坡随父经商。20岁,他回乡完婚,并出资2000元在集美建立惕斋学塾。1904年,由于父亲企业破产,而立之年的陈嘉庚以菠萝种植加工业起家,并套种橡胶成功,创业有成。1907年,他代还父债,在华侨社会中赢得信誉。

  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潮熏染下,陈嘉庚于1910年春加入中国同盟会,从物质上支援辛亥革命运动以及福建省财政。

  1912年,陈嘉庚筹办集美小学校,之后陆续创建起集美学村。他坚信,“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陈嘉庚亲自规划、监造中西合璧式的“嘉庚建筑”,并礼聘名师,于1921年创办了厦门大学。

  1928年日军制造济南惨案后,陈嘉庚领导华侨社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嘉庚重返新加坡。毛泽东曾为陈嘉庚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

欢迎搜索“厦门党史方志”或“Xiamenshizhi”,关注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官方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