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是建设银行所诠释的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终极所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行福建省分行秉承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大行担当,主动融入大局,精耕定点扶贫“责任田”、融通产业扶贫“新潮流”、联奏消费扶贫“交响乐”,书写新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行答卷。 金融科技点亮消费扶贫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建行力量 “我现在隔三差五,就点开建行‘善融扶贫’买百合、小米等特产。”福州市民潘女士说。 潘女士没想到,自己随手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建行展厅“善融扶贫”线上购买的百合,不仅满足家人的“百合”味蕾,也帮助了远在千里的甘肃定西的贫困农民。 为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对接产销,建行福州城东支行与福州团市委联合开展“善融扶贫”项目,设立善融商城定西扶贫馆,以消费扶贫方式,推动福州市对口扶贫的甘肃定西市建档立卡户所种植的百合、当归、土豆等农产品走出深闺,将扶贫助销的爱心种子播撒全国。 善融商城还设有福建馆等各地特色馆。善融商城扶贫馆,是建设银行打造“善融商务+N(政府机构、扶贫企业、农业合作社等)+贫困户”扶贫模式的生动实践。 建行福建省分行依托自有善融商务电商平台,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大力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同时以“善融商城”为纽带,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合作,组建“公益联盟”,让爱心扶贫正能量持续传递。这是建行探索的授之以渔的“扶贫+扶智”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对福建全省所有省定贫困县的电商扶贫全覆盖。 这样的消费扶贫模式,通过消费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农户生产升级及增收,既为消费者增加了优质放心的特色农产品,又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起到了惠民扶贫的双赢效果,打造“消费—扶贫—产业—脱贫”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爱心接力不断持续——建行福建省分行与古田县政府、古田食用菌产业协会共同举办古田食用菌大会,助力古田食用菌产业开展“造血式”扶贫;携手漳州市商务局开展善融扶贫助学活动,实现善款精准滴灌;带动“CCB建融家园-云集公寓”的租户一同做公益,将生活刚需与爱心扶贫有机结合;联合三明市商务局和三明团市委开展“善意融情 心莲心”扶贫项目,打造善融扶贫闭环;创新“扶贫理财”模式,实现扶贫公益的有效融合…… 最新数据显示,建行福建省分行举办善融商务电商扶贫活动超过300场,覆盖全省100%的省定贫困县,累计为贫困县销售扶贫商品超过70万件;今年,该行作为主要参与方的“漳州市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编》。 画好普惠金融工笔画 为“乐业”注入源头活水 建行福建省分行负责人说:“关心困难群众,在一线做好扶贫工作,金融业的抓手是做好普惠金融。”金融普惠性不只是体现在对中小企业金融资源的提供,更体现在从金融的角度对社会各阶层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根植于心的服务热忱。 “琯溪蜜柚”是漳州市平和县的名果,全县涉柚产值超百亿元。但是,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不足,限制了柚果产业的发展。 如今,柚子背后有了建行的金融助力——果农扩大生产有了“柚农贷”,果商收购柚果有了“闽果贷”,柚子“出山进城”有了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在这些金融工具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平和柚农、柚商相继“触电”银行电商平台,不仅打响了平和农产品的品牌,促进了蜜柚产业振兴,还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柚农杨清镇就受益于建行普惠红利。他办理了10万元的“柚农贷”,因为有资金,柚子质量好,别人以高于市场0.5元/500克的价格收购他今年的柚子,使他增产又增收。 自2012年帮扶平和县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累计为平和县上百户小微企业授信超过5000万元,支持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累计捐赠资金上百万元,用于支持扶贫村村容村貌改造,以及学校设施设备、村民生活设施改善;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55个,实现全县乡镇全覆盖,让更多贫困群体共享普惠金融红利。 为促进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的有效融合,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结合海洋生态、山林特色、海峡旅游、产业集群等特色,因地制宜推出包括适合畜禽养殖企业的“闽禽贷”、服务省内工艺大师的“闽匠贷”等在内的“惠闽宝”特色普惠产品。 “没想到凭借自家农场和龙头企业签订的《肉鸡饲养合同书》,就获得了建行的贷款。这是瞌睡遇到枕头。”家禽养殖户黄东标这样形容自己在福建建行办理“闽禽贷”的经历。 现在建行不仅有“闽茶贷”“闽果贷”“闽林贷”等“惠闽宝”融资产品精准支持特色农业发展,还有“小微快贷”等以“互联网+大数据+全产业链”模式打造的线上涉农信贷产品,将普惠金融真真切切地带到县域农村。自2018年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已累计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294亿元。 定点扶贫+建行大学下乡 精耕定点扶贫“责任田” 在建行扶贫点——宁德下党乡杨溪头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建行员工彭振强,留下3年扶贫足迹。 他引导村党支部加强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文化阵地宣传、深化党建直连沟通等,以“党建搭台、乡情呼唤”方式,凝聚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力量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他组织社会力量慰问困难党员、资助困难学生、协调医疗队进村送医送药,以公益爱心补齐困难群众生活短板。他多方筹集专项补助资金,修建两条机耕路13公里,覆盖该村水田、荒山、林地4000多亩,改善了村民农业生产条件。他为村里争取到省工商联光彩农业项目补助,引导村里成立合作社,建设油茶基地近300亩……一件件民生实事和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兑现了建行驻村干部“金融扶贫”的承诺。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脱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将扶贫工作与全行普惠金融战略、金融科技战略深度融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情感,在助力国家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积极主动作为。建设银行总行党委高度重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由田国立董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福建省分行也快速行动。 缺乏知识和技能,是很多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普惠群体就业创业需求为导向,建设银行将“建行大学”建设与民生需求、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启动“金智惠民”工程,重点为小微企业主、扶贫对象、涉农群体、基层乡镇扶贫干部等开展培训,帮助他们增强信用意识、丰富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工具、熟悉融资政策、依法合规经营等,打通扶贫领域“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把最实用的金融知识和职业技能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贫困地区。截至目前,建行大学在闽已举办超过1300期“金智惠民”培训,6万多人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