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孙海山,女,1946年1月生,山东海阳人。1984年12月任福州市委常委、企业工作部部长,1988年6月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1992年12月任市委常委、副市长,1996年9月任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9月任政协福建省科经委副主任。2009年9月退休。 采访组:邱然、陈思、黄珊 采访日期:2019年6月10日、7月2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西湖大酒店 采访组:孙海山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1990年到福州任市委书记的时候,您任市委统战部部长。请您讲一讲他是如何看统战工作的。 孙海山:我担任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时联系各民主党派,分管工商联和宗教事务管理局、华侨联合会、台湾同胞联谊会等单位。当时,习书记对统战工作非常关心,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我记得,习书记上任之初就找我谈话,了解全市统战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谈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习书记对统战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很了解,对统战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所提的问题也非常内行,直奔工作重点。 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在习书记领导下,把福州市统战工作开展得舒心顺利,取得很多成效。其中有三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发挥党的统一战线的积极作用,开创福州统战工作新局面,主持制定福州市委贯彻中央1989年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建立并完善福州市委与福州市各民主党派委员会的季度座谈会制度。习书记要求我们广泛征询意见,集思广益,共商福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管理等发展大计。二是建立福州市委领导与民主党派领导交友联系制度。习书记率先垂范,与民革主委孙新峰交友联系。此外,还建立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以及福州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调查研究和考察学习等一系列机制。例如,民盟、民进与教育局对口联系,农工党与卫生厅对口联系,民建和工商联与经济部门对口联系,等等。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冷暖。习书记对市民盟专职副主委周运隆在季谈会上反映的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极为重视,亲自过问,专门安排民主党派领导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接沟通,推动解决所反映的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另外,习书记每年都定期走访慰问有名望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社会贤达。这在当时的各民主党派中传为佳话。 采访组: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请您讲一讲习近平同志对这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指导。 孙海山:习书记对民主党派一直非常关注和关心,这从很多具体工作当中可以体现出来。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士想找习书记谈看法和意见的时候,习书记都会抽出时间和他们见面,双方开诚布公地谈,谈了就能解决问题。 习书记对党内和党外的同志都很尊重,他总是亲切地说:“有事就找我。”大家从没感觉到习书记有市委书记的架子,也从不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真正的挚友和战友,有事都愿意找他。 民革福建省委会原副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孙新峰说,当时习书记经常利用午饭用餐时间边吃饭边和他聊天,听他讲社会上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后来,习书记到省里任省长,仍然约孙新峰见面,听他介绍和反映情况。孙新峰是福州市的领导,每次车辆进入省政府大院都要报备,很麻烦。习书记为了方便他进入省政府大院,专门让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给他发了一个省政府屏山大院的临时车牌。孙新峰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动,退休前专门保留了这个车牌作为纪念。提起这些往事,孙新峰总是念念不忘。现在他家里还挂着与习书记的合影。 习书记在党内党外广交朋友,民主党派人士在日常工作中深深感受到市委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爱护,这对坚持和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方针,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更美好的预期,从而为福州市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有一件往事至今让人感动至深,难以忘怀。有一位民盟的老同志叫朱柽,他与中国共产党很有渊源,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党的外围组织工作。后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加入了民盟,并随着事业的发展担任了福州市民盟的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同志有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有一定级别的民主党派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有政策要求了。 但是这位民盟的老同志一生的夙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病重期间,习书记曾经先后三次到医院探视慰问。在第二次看望时,朱老向习书记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习书记当即指示市委秘书长当晚就组织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朱老的申请入党事宜。习书记也不是当场就能批准的,还要履行向省里报审等程序。当时,我们有的同志就建议说,看样子时间不一定来得及,如果不行,就在他去世以后追认为共产党员吧。习书记说,我们要特事特办,要让老人家在临走之前达成这个心愿,让老人家高高兴兴地走。之后,习书记决定作为朱老的入党介绍人,抓紧一切时间为他办好了入党手续。第二天,这件事立即上报了省委。第三天,市委派人带着入党志愿书赶到朱老的病床前,陪着朱老和他的家人填写了入党志愿书。第四天,党组织就在病房里为朱老举办了简短但又隆重的入党仪式。朱老在弥留之际,他的女儿从外地赶回来和他见最后一面,朱老的大脑还比较清醒,他指着抽屉对女儿说:“证……证……”女儿打开抽屉一看,是一套完整的入党手续,原来父亲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习书记所做的这件事让所有知情的人都非常感动,他作为市委书记,认可这位老同志一生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完成了他的入党夙愿,让他走得高高兴兴,了无牵挂。这件事之后,更让朱老家人深刻铭记和感动的是,习书记对民主党派人士的关心永远是“人走茶不凉”。朱老逝世之前,特别牵挂他远在湖南娄底工作的女儿,她一个人在外地工作,生活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没想到,习书记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在朱老逝世28天后,他在湖南娄底工作的女儿,在自己的办公室收到习书记给当地领导亲笔信的复印件,信中专门交代了对这位民主党派后代的关心和爱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