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古城保護和發展,集中力量開展“古城雙修”工作。今年元旦,《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條例》的出台,既有效對接該項工作,又讓歷經近百年滄桑的騎樓建筑保護從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邁入法治化軌道。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嚴格執行條例並組織編制中山路騎樓保護圖則,還協助鯉城區啟動中山路騎樓建筑普查建檔工作,全面梳理中山路騎樓建筑基本信息,建立保護檔案,實行動態管理,為今后的建筑保護修繕提供實時動態信息。 據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先后會同多個部門單位,實地踏勘走訪,“把脈”建筑保護狀況,主要對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責任人、產權情況、使用現狀、修繕加固以及歷史沿革、重要歷史事件等信息進行記錄,通過社區了解、現場調研、業主座談、訪問專家等多渠道全方位收集資料,讓錄入的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介紹,在協助鯉城區政府於12月前完成中山路騎樓建筑第一次普查工作、建立保護檔案的同時,該局還指導鯉城區政府力爭於12月前制定中山路騎樓建筑修繕加固翻建具體辦法,解決中山路居民騎樓翻建修繕難問題。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開展新一輪的歷史建筑認定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對轄區歷史建筑進行現場復核、復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補,形成歷史建筑建議名錄,對歷史建筑價值高,但保存狀況不佳、房屋整體出現險情的,建立搶救性保護建議名錄。 (責編:陳藍燕、張子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