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供需对接机制,促进精准合作精准帮扶。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服务功能,创新“订单式”需求对接模式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形成“基层提出需求、院校发布信息、市县主动认领、省里统筹安排”的“订单式”需求对接机制,为广大农民和经济实体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做实产业帮扶,把创新的动能延伸到田间地头。大力支持科特派按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技术和成果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建设一批“星创天地”,支持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务,向研发、生产、加工、检测等全产业链条延伸覆盖,构建科特派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 四、提高服务定位,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来谋划推进,每年在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精准选认省级科特派360名以上;支持科特派积极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千万行动”,打造一批成效显著的科特派创业和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总结提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和新经验,引领乡村振兴。 五、完善体制机制,为做好新时代科特派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研究出台《福建省关于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从2020年起,设立1亿元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项目和星创天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让科技特派员“名利双收”,让科技特派员制度迸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系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2/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