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尚未系统地提出适用于所有产品的集中采购方案,但可预测,现阶段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将沿用以往的模式和管理思路,采用省级和地市为主的集中采购模式。各地可探索“带量采购”的新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
“直接挂网+议价谈判”成主流模式
2015年,《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布,提出“分类采购”的思路,并把集中采购规范为双信封制公开招标、价格谈判、集中挂网、定点生产、按国家现行规定采购这五种方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则进一步明确,“根据每种药品入围的生产企业数量分别采取相应的集中采购方式:入围生产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入围生产企业为2家的,采取议价采购的方式;入围生产企业只有1家的,采取谈判采购的方式”。
此外,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合一,落实医院的采购主体地位,鼓励以医联体等各种形式开展议价,降低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由于医用耗材品类多、品规杂、临床使用习惯差异大,目前,对于用量较大、品牌较多、临床使用较广泛的产品,绝大多数省级集中采购项目都采用了直接挂网的模式,挂网价成为产品的“入市门槛”,然后以地市、医联(共)体、医疗机构为单位进行议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完善,“直接挂网+议价谈判”的采购模式将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
GPO将获得发展
从美国GPO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看,按病种付费制度催生并推动了GPO的繁荣。我国当前的医保制度改革明确,按病种付费将是重要抓手,这也将带来我国GPO的发展。
近两年,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了药品 GPO试点,目前,这一模式扩展到了黑龙江、广西等省份,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由政府主导的药品GPO,正在不断探索中为药品集中采购的完善积累经验。
按照目前趋势,以市场为主导的第三方GPO将在未来出现,且会分化出以医联体、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流通企业、PBM(Phar macy Benef i t Management,药品福利管理)组织等为主体的多种采购方式。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众多,专业性较高,用量相对于药品来说更低,因此更适合由第三方GPO进行采购,GPO的春天将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