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巅峰时期,上海的淮海路开设了无印良品淮海路755旗舰店,优衣库的全球旗舰店UNIQLO SHANGHAI和Zara华狮广场;从南京东路到南京西路,有Forever 21上海一号店、H&M南京东路旗舰店、Zara南京东路旗舰店、SPAO上海一号店、UNIQLO南京西路旗舰店、H&M南京西路旗舰店……每一家店跨一层是“基本配置“,跨多层比比皆是。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成都的春熙路红星路、重庆的解放碑、西安的钟楼、杭州的龙翔桥凤起路、南京的新街口…… 而就在这样的高速扩张之后,危机就来了。 「Episode 03」2016~至今:节节败退、四面楚歌 从2016年开始,快时尚品牌们在中国的日子显得不那么好过了。 曾经开店风光无限的马莎百货宣布关闭中国内地的所有实体店铺,次年出售了港澳两地的门店; 2017年,曾经在上海一号店创下3日销售额400万的韩国品牌SPAO开始了全国大规模的关店潮; 2018年,曾经立下“3年开满全国500家店“的New look宣布在12月31日前关闭所有门店; 2019年,我们也看到了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与Forever 21的退出。 而那些快时尚巨头们,在近几年除却关闭业绩较差、坪效较低的“赔钱”门店积极自救之外,扩张的步伐也明显放缓许多:曾经几乎每周都有新店,网络下探到四、五线城市的H&M在今年开出的新店屈指可数,而Gap和C&A也曾经遭遇以及依旧在遭遇着关店潮。 在当下经济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品牌分布已近饱和的快时尚品牌也逐渐看清市场情形,开始从激进开店的狂热中冷静下来。 老牌运动品牌(如Lacoste、Champion、中国李宁等)翻红发力,新晋潮牌上位,海购渠道多元化,这些或多或少都影响着曾经依靠实体店的快时尚品牌,在装补和免租期过后,这些门店的日常开销就更让品牌方吃不消了。 在名创优品和NOME的竞争下,无印良品不断调整着产品的定价策略; H&M正在努力推行自家的会员计划; Gap宣布蔡依林为品牌全新代言人; Urban Revivo也租下了购物中心面积较小的铺位,开出配饰专门店…… 虽然案例实属不同,但这些信号都象征着快时尚品牌的自救决心。 不论如何,还是要感谢那些或许已经在中国不复存在的快时尚品牌,因为它们为我们刮来了一阵平价时尚的旋风。同样的,我们也期待未来的市场风向,对于坚守在中国的快时尚们产生一些利好关系。毕竟,商业市场一向瞬息万变,每个下一刻,皆是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