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天津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中国稳健前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南通网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1
摘要:南通网由南通日报社主办,是南通地区最权威的主流新闻门户和资讯平台,南通新闻最快权威发布,南通资讯最大网络平台。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为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优势,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联合组织策划“中国稳健前行”系列理论文章,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阐述,今日在求是网推出第29篇,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取得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优势;坚持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为什么中国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创造如此奇迹?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与不同制度相结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造过巨大的生产力。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法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市场模式等。实践证明,这些不同市场经济模式虽然各有短长,但是,都存在两极分化、经济危机、资本垄断、发展失衡等深刻的矛盾和弊病。2008年严重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黯然失色。那些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弊病更加突出。只有克服这些矛盾和弊病,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解放和社会全面发展。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要不要实行市场经济,更在于实行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极大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关键就在于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显示了巨大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

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资本家赚钱,资本主导下的生产关系只是为赚钱而生,最终不是为了民生福祉。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具有的信息灵敏、效率较高、激励有效、调节灵活等优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就让近14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能做到?就是因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都是为了更好解放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都是多元化的混合形态,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单一的所有制形态。区别在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只是私人资本的一种补充形式,为私人资本拾遗补缺,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保证了经济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迈进,稳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保障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调动了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本增殖为目标,仅仅依赖市场自发作用,必然造成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是最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即1%与99%的分化与对立。与此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崇尚劳动光荣,鼓励劳动创造,消除不劳而获,防止两极分化,调动全体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又有利于调动各类要素主体的积极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共享是对社会财富的共同分享,需要建立在一定社会制度基础上。在劳资关系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共享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制度则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共享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共享发展,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把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优势。市场经济发展几百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如何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都是一个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让市场在经济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着力探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只是通过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为资本获得最大利润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总代表,通过合理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通过经济计划、长远规划等,按照满足人民需要根本目的,在社会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也不仅仅是起到“消防员”作用,而是既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将当前与长远、总量与结构、供给与需求、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地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