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资讯网 zhaokao. net 2019高考成绩查询常见骗局及提醒 高考结束后,这时候各种高考骗局纷纷上线,学子与家长要特别注意防范各种骗局,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中招。对于各类骗术,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警惕,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避免上当!整理2019高考成绩查询过程中常见的骗局和安全提醒。 骗局一:提前查分 常见手法: 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被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 特别提醒: 查分时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应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工具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骗局二:大数据报志愿收取高额咨询费 常见手法: 填报志愿前夕,总有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这都是营销口号,其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推敲,此外志愿填报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别的考生志愿填报情况等。 特别提醒: 各地教育考试院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机构或企业合作,对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数据均已进行公开。家长和同学们在面对这些填报志愿APP、广告时需谨慎,提高警惕。 骗局三:花钱可改高考成绩常见手法 每年高考后都有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被索取高价“服务费”,这些纯属骗局。 特别提醒: 高考阅卷采用内网阅卷,不存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会对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骗局四:分数不够花钱可以“补录”、有内部指标等常见手法 “补录”骗局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或者有内部指标,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也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特别提醒: 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认证加密体系及监督机制。所谓的“内部招生”“特殊指标” 等基本是不存在的。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骗局五:伪造录取通知书 常见手法: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特别提醒: 遇到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通知书时要警惕,要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询录取信息,也可通过报考的院校了解录取情况,核实学费汇款账号。 骗局六: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常见手法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特别提醒: 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 “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