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招生考试院7月23日发布提醒,告知考生在搜集了解全面的信息之后,要熟悉流程,同时要掌握一些技巧策略。 考生和家长要重点了解有关招生信息。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有:招考资讯网、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和各高校在津招生章程、网站或咨询电话、中学和区招办、本市的新闻媒体等。为帮助考生方便、快捷、有效进行志愿填报,市高招办专门开发了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前,要利用好志愿辅助系统。 考生根据高考成绩(特别是位次信息)和综合素质,在确定专业志向和掌握本年度招生信息的基础上,可拟定若干套志愿方案,主要包括不同地域志愿方案,不同院校(专业组)志愿方案,不同专业志愿方案,地域、院校(专业组)、专业组合的综合方案等。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要分析所选择院校的综合情况,也要考虑选报专业的科目要求、特点和排名情况,还要看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考生可以将初步拟定的志愿方案与中学老师、区招办、院校招办等招生机构人士进行沟通,充分征询他们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家庭内部可以就院校地点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和上学期间的费用问题等进行协商。在充分收集填报志愿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和家庭的实际状况,特别是本人的学习志向、高考分数(特别是位次),最终确定本人的报考志愿方案。 普通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凡高考总成绩(含政策加分)达到相应批次志愿填报分数范围的考生,均可填报志愿。考生须在规定的志愿填报时间内,登录招考资讯网进行填报,并对所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考生手机号码是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接收相关信息的重要工具,考生要确保手机号码准确,并注意做好个人信息及手机接收信息的安全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