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东北。按照规划,这条管道在中国境内也将超过3300公里,除了东三省,还将贯通内蒙、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6省区市。据能源专家测算,到2025 年,当中俄东线管道供应量达到峰值时,可以拉低京津冀地区进口天然气成本约 0.1 元/立方米。 而在长三角这个成熟的天然气市场,中俄东线供应到该地区的价格并不具备明显竞争力。不过,竞争是肯定会加剧的。 对于国家整体的能源市场来说,竞争加剧是好事。现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尚未实现完全市场化,如果未来供应宽松、来源多元化,高价气退出市场、工业和居民能源消费成本继续下降是可以期待的。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河北秦皇岛段稳步推进(图源:新华社) 四 也有人会问:增加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会否增加中国能源安全对俄依赖、产生风险?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林伯强对岛叔说,按最大量计算,到2035年,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将占中国天然气总需求量的13%左右,在中国能源总需求量占比就更低;其次,天然气的转化过程比较容易,煤炭也能制造天然气,就算有短期冲击也可以化解,长期的影响不会存在。 在他看来,这是中俄关系的里程碑事件,以往的中俄合作以原油为主,这次打开了天然气合作通道,容量又这么大,对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的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本身,就是两国政治互信加深的表现。俄罗斯允许中国投资“西伯利亚力量”,说明俄罗斯相当程度上放下了与中国合作开发远东地区的戒心。 在远东地区的合作,也会让中俄形成“守望相助”的战略态势。 普京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管道开工仪式(图源:C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