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系十几年前的造纸黑液 在中卫市距离腾格里沙漠最近、风沙最大的“西风口”,有一片占地二十万亩的美利林区。污染场地就隐藏在林区之内,距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边界大概600多米。
▲隐藏在美利林区内的污染地,经记者调查,总共有14处污染点,最大的面积有80多亩。 10月16日,记者在一处“倾倒坑”前看到,这个坑长430多米,宽120米多米,面积大约在5万多平米,约80多亩。黑色污泥从沙子里断续露出,形成造型各异的大小“图案”,没有任何防渗措施,气味刺鼻。 因为刚刚下过雨,有些地方积了水,甚至会让人错以为这里的地貌原来是水泽湖泊。
▲2019年10月18日拍摄的污染点,降下的雨水与固体污染物接触后,形成红黑色的刺鼻的污水,向周边沙漠渗透。 2003年到2011年期间在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做过安保巡视工作的野保志愿者李根山用一截树干插进铁锹挖开的污泥里,一下插进去1米多深,带出来的都是黏腻恶臭像沥青状的黑色固体,刮去污泥,铁锹上沾满一层油膜。“表面的壳原来特别硬,用铁锹挖都挖不动,前两天下了雨,软了些,才能挖得动,这十几年了,每次下雨都往下渗,这地下水肯定被污染了。” 李根山说。 记者在干的污泥表面行走,脚下晃动,像是踩在一块老豆腐上。 几位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老职工回忆,这些倾倒坑所在位置最初是腾格里沙漠里的沙丘。原美利纸业在造林过程中,动用了300台重型挖掘机,平掉了2万座沙丘,用麦草方格固沙成一块块田,然后再在田里种上树,以形成绿树连绵不断的林区。坑是企业修路的时候挖的,从沙丘挖下去四五米深,取出里面的碎石在沙子上铺路。 知情人告诉记者,为修路挖的坑后来成了现成的废液倾倒点。十几年前,有老职工亲眼见到美利纸业生产纸浆时产生的黑液被卡车拉来倾倒到这个坑里。“这样的坑当时有不少,你现在看那些不长树的地方,沙子下面基本都是”。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这些倾倒坑大的有几十亩,小的有半个篮球场大小。因为被黄沙掩盖,看上去是断续分布。
▲2019年10月18日,记者站在一片干涸后的固体污染物上用无人机俯拍,这片如龟甲的地面,脚踩上面,下面是松软的,据知情人讲,有的地方污染物厚度有四五米。 记者了解到,这片20万亩的林区现在属于中冶美利西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央企)全资子公司。林区环保工作交由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11月10日,中卫市委宣传部提供的信息显示,美利林区发现的黑色黏稠状物质系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制浆生产产生的造纸黑液。当时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没有黑液回收系统,生产产生的造纸黑液委托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处理,1998年到2002年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将一部分黑液倾倒至美利林区。2002年至2004年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陆续建成了两套黑液回收系统,期间由于黑液回收系统运行不稳定,也有部分黑液倾倒至美利林区,2004年之后利用黑液回收系统处置。2015年2月,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制浆生产线永久关闭,该公司再未产生过造纸黑液。经对污染现场进行调查,在美利林区共发现14块污染场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约180亩,污染土壤的厚度在20厘米到4米多。
▲固体污染物覆盖的区域,寸草不生。 已清理污染物4万余吨 10月18日,新京报记者就“腾格里沙漠边缘再现大面积污染物”向中卫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情况反映。中卫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连夜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等单位组成专班,对问题现场调查核实,责令有关部门和涉事企业立即整改。 中卫市委书记何健表示,要及时调查,及时监测,及时处理,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2019年10月18日,记者在一片污水坑旁行走,脚下虽然是沙土,但是特别松软,用铁锹往下挖10公分,就是固体污染物。 10月19日,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凤山告诉记者,通过现场排查,确认了污染现场的存在,而且面积很大污染严重。市里专门就这个情况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全力以赴,坚决整改。接下来将邀请专业公司进驻后做详细调查,根据现场情况、污染性质,然后专家提出整改意见,制订方案,定审方案,实施整改。 赵凤山表示,按要求,谁污染谁治理,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是公司还在,责任主体还是企业。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要依法依规进行整治。 美利云党委副书记马小林称,“年代太久了,我们不知道这个事情。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1986年建厂,经过4次扩产,全部采用碱法,2001年10月份开始上纸浆黑液回收设备,先后上了3套,我估计2004年之后应该没排放过。 10月20日,美利林区污染场地清理工作全面展开。
▲2019年10月23日,施工人员开始用人工开挖固体污染物,但是因为污染物过于粘稠,人工非常吃力,挖出了几百编织袋后,几十个工人已经筋疲力尽,后来改用调配挖掘机和推土机来代替人工,并使用防漏的吨袋存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