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的上下求索,丰台从未止步。丰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打造了集团化办学和集群发展的丰台模式,引进人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新增优质学位4610个;开展航天特色教育,“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成为我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 在医疗布局上,北京天坛医院、口腔医院迁入丰台,丰台医院提质改建工程正在实施,方庄“智慧家医”模式赋能社区医院推进分级诊疗,得到全面推广。 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丰台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011年至今共竣工交用各类保障性住房95447套,2017和2018年保障房竣工完成率居全市第一;镇国寺北街成为中心城区首个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养老“连心通”和“喘息服务”;深化平安丰台建设,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和城市安全隐患治理行动,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文化底蕴 绽放魅力 金中都、莲花池、南中轴、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二七厂革命遗址……丰台既有时间的厚重感,也根植红色基因。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塑城,丰台聚焦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航天文化、创新文化的挖掘和培育,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南苑—大红门地区作为重点,做好区域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和保护利用工作,让历史文脉得到有效延续与彰显。 卢沟桥是金代现存最大的地上文物,历史悠久、举世闻名,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同时卢沟桥、宛平城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地,是国家级抗战纪念地。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卢沟桥地区还有园博园、抗战雕塑园、绿堤公园、大王庙、二七机车厂等景点和单位,涉及传统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生态湿地文化、中外园林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南苑地区曾经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苑囿所在,河湖交错、水草丰美。丰台区积极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串联整合南中轴周边历史水系、特色景观、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等文化资源,结合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城市综合区。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齐头并进。丰台积极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选址规划工作,持续推进街镇级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室建设;培育“中国戏曲文化周”、“卢沟晓月”中秋活动等区域文化品牌,打造群星奖作品《赤子归心》等一批原创精品力作,北京汽车博物馆成为全市第二家“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举办“我的丰台我的家”、“家庭书房阅读”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惠民;立足丰台特点落实“文化+”战略,将文化融入旅游、花卉、服装、展示等领域,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推动文化成为科技、金融等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文明之花 芳香四溢 丰台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持续开展五大文明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发现丰台之美”、“北京榜样·最美丰台人”选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崇德向善氛围日益浓厚。 今年5月30日,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用。丰台结合区域实际,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搭建了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突出理论学习引领,建立了多层次志愿服务队伍,努力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丰台区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首次命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以贴近丰台实际、贴近群众需求、贴近百姓生活为原则,采取志愿服务的形式,开展了文艺演出、扶老助残、环境清洁、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600余场次。 丰台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过程中,体现了“一所一站一基地”树典型、形神兼备有内容的突出特点。马家堡街道将“时代风帆”楼宇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相结合,宛平城地区将“百姓戏楼”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推进,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阵地基础。“一所一站一基地”围绕国家、北京市重大节点、重点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云岗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接诉即办”相结合,建立起9支1600余人的“民情前哨”居民志愿者队伍,以日常民情“六巡”工作法和“三级联动”响应解决机制为抓手,探索群众诉求共响共治解决机制,截至目前,“民情前哨”已覆盖辖区所有社区,分流“12345”市民诉求600余例,问题解决率达到90%以上。 目前,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经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依托“北京丰台APP”,丰台正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互动平台,广泛征集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建立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库,实现供需对接;计划打造“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邻里驿站APP”,实现500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夯实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根基。文/魏昕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