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2日,由北京能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自动化研究所、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9(第三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EM.IS2019)在北京盛大召开。 电力市场国际峰会(EM.IS)已经成为目前全球电力市场领域内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和参与范围最广的专业性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现货交易下的电力市场发展与展望”,各级主管部门、20余家交易中心、国内外顶级专家共聚一堂,为我国现货电力市场的发展献计献策,行业内500多位观众共同参与了本次盛会。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共举行了20场主旨演讲,6场圆桌讨论。交流主题包括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电力市场化改革路径、电力现货交易、节点边际电价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电动汽车与电力市场、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分布式发电交易、电力期货及衍生品等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感官和思想碰撞的交流体验。 主管部门大力推动现货市场建设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对本次大会及其探讨主题“现货电力市场”给出了高度评价,并从政策角度对现货市场给予了指导。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为大会致辞,他认为建立电力现货市场有利于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发现电力价格,更快速更准确的反应市场实际需求、供应能力、供求变化和供给趋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时空优化配置,以市场方式释放改革红利,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现货市场既降低了社会为电力平衡付出的成本,培养用户科学友好的用能习惯,又能降低社会能耗水平,提升资产利用效率,是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长远改革红利。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司长万劲松在致辞中表示,电力商品有很强的特殊性,体改司已牵头推进很多具体改革任务。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电力体制改革中技术性最强、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改革任务,要准确把握电力现货市场方向和路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妥推进。市场化交易是贯穿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要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 国内外行业专家分享电力市场建设经验 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行业研究机构介绍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自哈佛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能源基金会、落基山研究所、美国ENUIT公司、新西兰哈斯特能源贸易公司等国际研究机构、企业介绍了国外电力现货市场的成功经验,并对国内电力市场发展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党委书记杨争林系统性阐述了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他介绍了国内现货市场的建设情况,以及电网运行、市场模式等重要的维度。他认为,在电力现货市场设计中关于分散式和集中式的界定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在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结合上,不一定非要采用分散式或一定要采用集中式,中长期的交易结果都是市场主体的自愿行为,现货的结果也是市场主体的自愿行为,应该交给用户去选择。省间交易是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省间交易后,省内供需关系处于不确定之中,这是正常的现象,市场主体不用过于担心,市场可以自行调节。 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电机系分委会主席、教授夏清介绍了我国现货市场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只有做了现货市场才能重构中长期交易走向基于曲线交易的方式,才能以基准电价在时间尺度上转移促进新能源的消纳。中国电网交直流新能源发展需要在电压控制的时候把无功考虑进去,不考虑和考虑的计算结果大不一样。输电权初始应考虑双边交易对资源的利用程度,考虑电网全部的成本,这样才是源网规划建设上最佳的配置。要让所有的售电公司把无序的用户组织起来,形成有序的响应,通过综合能源的响应让曲线变得更加的友好,用友好的曲线使得整个电网发电资产充分的利用,贡献给了社会同时也得到电价降价的好处。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电力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霍根教授(William W Hogan)被称为全球电力市场泰斗,是节点边际价格电力市场(LMP)和金融输电权(FTR)的主创,他在1980年代的设计和倡导引领了美国以及世界的电力改革和市场化走向。他在大会上表示,在建立现货市场的过程中,最好的方式是反向而来。首先要知道预测现货市场是怎么运行的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电力市场需要实时进行匹配。如果想要实现现货市场高效运行,就需要电力的传输和定价都实时和经济合作相协调,如在日前交易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在交易之外还有实时的合约,还可以进行一些交易,也可以进行实时交易。如果不是反向设计,先设计日前再设计实时就太晚了,要先设计实时的,再设计日前的。 20余家电力交易中心齐聚一堂 北京、广州两个国家级交易中心,河北、冀北、湖北、河南、广东等多个省级交易中心共计20余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发展路径。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书记、副主任谢开做了题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探析”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新一代电力系统对电力市场的挑战,随着大量电力电子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电网的电力电子化趋势明显,包括新能源带来的,也包括直流等装置大量的使用,使传统电力系统特性发生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传统的电力系统的转动伴量降低了,大规模交直流混连系统成为新特点,这些都对电力市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杨临介绍了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在跨区交易方面实践与探索,她表示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的扩大市场化交易,在执行好省间政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市场交易规模,三年来累计省间交易量超过六千亿,其中2018年西电东送电量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6%,整个2175亿中通过市场化交易完成将近300亿,释放了市场红利将近14.4亿元。 各个市场主体踊跃参与 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售电服务、辅助服务参与主体积极探索现货市场建设。 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牛曙斌介绍了协鑫在省内及跨区电力交易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他表示市场主体电源要多元化,既要加大省外和跨区电力的交易量,也要引入中小型电源,包括分布式能源。交易结构的优化,要以中长期为主,以现货为补充,确定中长期比例、现货的比例和月度比例,中长期比例过高是有一定的计划体系因素,但是中长期过低又会给整个市场带来很大的风险,只能通过不断的调整让比例逐渐精确、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