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用体系。健全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记录,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共用,推动在行政许可、公共资源交易、招商引资等管理服务中使用信用信息,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健全完善企业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着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 提高行政水平。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产业政策方向,保持政策连续性,坚持论证系统化,确保管理精准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把握好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标准,严禁在环保、安监等领域一线执法简单化、“一刀切”。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防止执法随意、标准不一等现象。 强化政策宣传。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推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解读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措施,宣传政策落实力度大、效果好的典型,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完善省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汇集、发布、宣传涉及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方针政策、服务信息和权威解读。 开展政策评估。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组织民营企业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现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梳理政策执行中的堵点、痛点,提出政策完善建议。依据《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参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做法,通过引入第三方等方式,对各地上一年度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形成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报告。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精准帮扶企业。深化“双创双服”活动,发挥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作用,积极主动、靠前服务。严格落实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开展精准帮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提质增效。 规范政商交往。建立政企沟通协商会议制度,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冀商e家”尽快上线运营,健全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回应制度。落实民营企业家政商交往“八为”“八不为”,鼓励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保持君子之交,不以权谋私,不搞权钱交易。 清理拖欠账款。开展专项清欠行动,全面清理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和地方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各级政府平台公司)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依法依规限时清零。严重拖欠的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 着力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维护人身权利,深化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厉打击村霸、行霸、市霸等犯罪行为,建立办理涉企业家案件绿色通道,缩短审查时间。保护财产安全,妥善处理民营企业以往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产权主体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活动的损害影响;强化对涉民营企业产权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监督,营造公平公正的诉讼环境。强化政府诚信。(米彦泽、马金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