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河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1
摘要:(名家访谈专栏)探寻书法的艺术的漫漫征途中,对于书法的执着热爱,他的名字人如其名赵登山,与家庭出身的缘故,他对书法有着独特的感受,祖父就是名闻乡里的书法

  (名家访谈专栏)探寻书法的艺术的漫漫征途中,对于书法的执着热爱,他的名字人如其名赵登山,与家庭出身的缘故,他对书法有着独特的感受,祖父就是名闻乡里的书法家。家里有很多字画,从小就对书法有着特殊的情结。每每遇到精美的书法作品或者碑文,还有匾额对联,总是卷卷不舍停下来驻足观看,默记下来然后回去下来练习。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成为小有名气名闻乡里的书法家了,那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书法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登山对书法的热爱没有一丝的懈怠,上过几天私塾启蒙后开始了小学中学到大学求学之路,在求学的过程中,都没有影响他对书法的热爱,在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经常拜访北京的书法名家启功沈鹏等,琉璃厂潘家园都是经常去的地方,利用暑假寒假到全国有碑林的地方还有名帖名家,这种苦练基本功和请教名家的扩展视野,给他的书法艺术道路提供的丰富的给养。因为有坚实的楷书功底,颜欧柳赵二王的碑帖都临帖不辍,其中对草书达到了痴爱程度。后来参加工作也没有丝毫影响他对书法的痴爱。在工作之余和书法家经常交流心得。在十年文革期间,因为写字好,总是安排写标语搞宣传,无形之中也有了一个锻炼的基本,利用其他人荒废的时光,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法练习和国学知识学习。因为是农村贫苦家庭出身,对生活的艰辛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所以倍感能有机会学习的珍惜和成为书法家的坚定决心。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赵登山小行楷作品《滕王阁序》

  赵登山一度进入痴迷的状态,跑碑林,临小楷,模仿唐人写经,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0多年的苦练,赵登山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小楷着力笔底,以笔代刀、稳健而遒劲、端庄而典雅,方方正正、如铸如削、眉清目秀、平而俊俏、刚柔相济、舒展清丽,行书如行云流水。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小楷书法作品《师说》获得全国最高奖全国小品文特等金奖。河北邢台是中国五大建城最早的古城之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从秦始皇到历朝历代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古迹,当地名人辈出。文化名字辈出,一代明相魏征,名僧曾一行和元代天文学水利系家郭守敬等都是邢台人。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给赵登山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清风钟鼓楼悠扬的历史钟声和郭守敬的观星台上仰望天际的畅想给赵登山赋予了无穷的动力。当地的书法家也是代代人才辈出,更是提供了文化的沃土。为日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提供了文化源泉,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积累和沉淀。

  赵登山的书法作品,囊括了他的人生阅历,学识学养,个人的审美观都表现在作品之中。中国书法给汉字提供了文化魅力,中国书法给汉字赋予了生命,让观看和欣赏着产生共鸣和联想,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不仅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深厚的内涵,要表达出书写着的精气神,融汇作者的情绪和情感,书法是视觉艺术表达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艺术能达到收放自如,一点一线,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走马,通过布局留白,起伏转折来传情达意。可以直逼人心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草书大师二王怀素 孙过庭还有清末的于右任的草书作品,深深影响着赵登山,在临遍名家名帖之后,赵登山找到了与先贤大师对话的桥梁,通过老师留下的作品,解读出书者创作的精神状态和表达的思想意涵。慢慢的也把自己的情感和历史沉淀一起,赋予在作品的本身。一幅幅富有生命活力的书法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赵登山草书作品《沁园春雪》

  当中国国礼书法协会和于右任书法研究会慕名找到赵登山,看到赵登山草书书法作品的表达高度,都叹为观止。赵登山的草书作品李白的《将进酒》曹操的《短歌行》作为国礼一级书法,赠送给国外政要,被外宾视为艺术珍品。在中国书法博物永久收藏赵登山草书作品《将进酒》长卷。赵登山的书法在荣宝拍卖和瀚海拍卖行,草书十米长卷作品拍卖以高价成交。很多都是现场创作现场拍卖,更是把草书书法艺术的推广达到要给新的高度。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人物专访:书法艺术家赵登山

  赵登山草书作品文天祥《正气歌》

  草书书法艺术可以通过作品创作的过程,感染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共鸣。赵登山草书作品,线条流畅飘逸,遒劲厚重的质感,神采飞扬的精神苍茫高远的意境,强烈的冲击力能深深打动人心。他的作品能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流畅而富有活力。对书写的内容娴熟于心,内容与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对草属的章法与技巧胸有成竹,要表达的意念情绪在心中酝酿,对浓淡干湿的韵律节奏,随心的驾驭。在创作的时候,如涛涛江水喷薄而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情感与艺术交融的美丽画卷。

  正如赵登山如此评价草书”草书作品法乎自然,不做作的自然之美”,作品如其人,不事张扬,默默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走过七十年的艺术道路,随年近八旬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向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攀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