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中国心,做客丹江口”,如何通过马拉松赛事让远方的客人们尽情享受举办方的款待?11月10日,2019中国水都·丹江口半程马拉松在丹江口市博物馆前鸣枪,并且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3000名跑者齐聚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中国水都丹江口,体验了一场历史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的马拉松盛宴。 本次赛事由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丹人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丹江口市总工会、丹江口市体育总会共同承办,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运营。8:30,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瑞,丹江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晓洁,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公华,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坤,丹江口市政协副主席陈丹庆,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史海钧,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磊共7位领导出席起跑仪式并共同为比赛鸣枪,3000名跑者飞奔而出激情开跑,用脚步丈量中国水都魅力,领略大美丹江,共同感受马拉松项目带来的运动快乐。 十堰市因为孕育了东风汽车而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据悉,丹江口半程马拉松是十堰市首个马拉松赛事,本着高质量办赛的原则,共设立了半程马拉松、健康跑两个项目,3000人参赛,其中,半程马拉松参赛者1500人,健康跑1500人,其中还包括了来自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名外籍选手,行业跑团23个,专业跑团19个。 在线路设置上,本届赛事尽量体现丹江口市发展建设成就,丹江口博物馆、丹江口右岸新城、沧浪洲旅游港、湿地公园、丹江口大坝景区等城市坐标悉数纳入赛道,展现“亚洲天池”的神态优美,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奔跑在景色宜人的大坝景区沿岸,近距离感受领略“中国水都”的魅力。 本次半程马拉松按枪声计时,经过激烈角逐后,来自肯尼亚的选手艾亚纳·保罗以1小时05分06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半程冠军,亚军和季军分别由保罗的同胞利莫·萨米和中国选手黄贤杰,成绩分别是1小时08分31秒和1小时12分42秒;女子组半程冠军由中国选手唐思琴获得,成绩为1小时25分30秒;两名肯尼亚选手蒂罗普·切西罗和唐格斯·切普科里尔包揽了亚军和季军,成绩分别是1小时27分25秒和1小时28分54秒。 作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源头,丹江口输送的“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的饮水质量。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至今,5年时间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受益人口超5859万。 正是因为在中国生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首届丹江口半程马拉松引发了外界的巨大关注,包括新浪、网易、虎牙、直播吧、秦楚网、丹江口融媒体等多家平台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CCTV-5、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搜索等央媒以及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党媒,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广州日报、深圳晶报、南京晨报等近百家国内主流媒体通过不同的终端进行了报道,另有大量的自媒体对本次赛事进行了关注。 近年来,丹江口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抓汉江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建设机遇期,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从“吃住行”到“游购娱”,再到“运健学”的不断升级,实现“旅游+”到“+旅游”在华丽转变,让游客在体育运动的同时深入领略本地特色风情。 另外,主办方抛开马拉松办赛的单一运营模式,而是将赛事和文化、旅游、娱乐有机融合,把丹江口半程马拉松玩出了新花样,也给本次赛事增色不少。 赛事期间,丹江口市以传统优秀武当武术、沧浪文化、汉水文化为依托,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展现当下丹江口人民大气勇敢、勇于进取的时代精神。开展“源头水韵·悦动水都”群众性文化系列活动以及武当太极表演等体育赛事系列活动,特别安排了aGirl女子电竞俱乐部成员与跑者现场组队PK,还举办了中小城市马拉松及城市营销论坛,邀请知名作家潘采夫与《美文》杂志进行了线下活动,从体育、旅游、文化、娱乐等多产业层面,给参与者提供更为立体的领略丹江口城市精神的平台和载体。 专业、贴心、安全第一的竞赛、医疗、安保、交通、后勤保障服务才是本次赛事的重中之重,为此,当地政府动员了全城之力量,让比赛完美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