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用阳光充电。 近一个月内已有5例光储充项目成功投运,福建、陕西、湖北、山西多省市实现光储充项目零突破,尤其位于武汉的首家国家电网“光储充”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投入运营,“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落地项目渐成规模。(文末附小编统计的34个光储充项目简介) 什么是“光储充”一体化 “光储充”一直是新能源界的热门组合,光伏、储能和充电站结合建设,打造一套智能微电网系统,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吸收低谷电,并在高峰时期支撑快充负荷,同时以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补充,有效减少充电站高峰期的电网负荷,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功能。 而EMS是光储充电站的“调度中心,对系统内各个单元能量按最优的原则进行分配。可以实现设备监控、能量统计分析、能量管理、储能调度、事件告警报表管理等功能。 “我们现在使用手机时最担心什么?” “最担心没电。所以我们担心的还是能源。如果能建成能源互联网,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回答。 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将极大地促进电网调节能力的提升和革命性变化。那么光储充在这里面又有着什么优势?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它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期通过储能和市电一起为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既实现了削峰填谷,又节省了配电增容费用,增加新能源的消纳,弥补了太阳能发电不连续性的不足,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 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将能够解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配电网的问题,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尽可能的使用新能源,缓解了充电桩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在能耗方面,直接使用储能电池给动力电池充电,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在社会效益方面,光储充联合项目有助于建设、健全完善的柔性“迎峰度夏”响应体系,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提高需求方参与的主动性,提升整个电力市场的稳定水平和运行效率。 光储站为站用负荷供电且同时为储电池储能,在考虑蓄电池作为储能系统情景下,以考虑储能电池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年最大利润为目标,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建立的相应模型求解。再分别确立技术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指标模型,对其进行求解分析,并针对基于电池储能系统的光伏充电站进行经济性评估,比较分析配置储能前后的优异性。仿真及计算结果表明,与未配置电池储能系统相比,配置储能后的光伏电站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光储充中的储能意义就在于此,充电设施企业可以在电价较低的谷期利用储能装置存储电能,在用电高峰期使用存储好的电能,避免直接大规模使用高价的电网电能,如此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峰谷电价套利。 小编整理发现,我国实行峰谷电价的省份主要有青海、云南、重庆、江苏、广西、山东、四川、杭州、福建、海南、内蒙古、陕西等地。而这些省份大部分都建有光储充电站,可想而知,“光储充”在实行峰谷电价的省份有着多大的利益诱惑。 “光储充”的发展痛点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处综合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帆表示,类似于机场等交通枢纽建设充电设施,设备投资通常是“重头戏”。而按照目前的行业水平,400套左右的充电桩设备投资通常不超过2000万元。如果是建设方出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在我国很多城市或者行业都有补贴,比如公交系统多数是有补贴的。例如,今年一月底,江苏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省财政厅指出将为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等给予适当补助;鼓励各地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充电设施发展,还强调通过验收月平均运行在线率不低于90%、一年充电量不低于300万度的充电设施项目可申请运营补助。 所以充电桩很多类似的看起来是几千万元标的的大项目,但其实很难做。对于项目的具体收益率、在行业内所处的盈利水平等问题,目前处于尚难准确计算盈利阶段。 未来,充电桩设备会大规模增加,但在配网峰值时,大规模充电桩接入所产生的冲击性负荷,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而储能成本过高,是“光储充”一体化发展面临的落地难题。深圳某企业副总经理表示,目前光伏+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项目已经落地,但一直没有把储能加入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储能成本过高。无论是新的锂电池储能,还是动力电池的阶梯次利用,所增加的成本都让企业难以承受。 储能成本过高的情况下,相应的产业激励政策很重要。目前在海外储能应用的主流市场,虽然电价相对较高,但对储能产业有补贴政策,助推了当地储能行业发展。待得中国有关储能政策落实后,相信光储充系统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 光储充行业或将成主流 电动汽车的革命需要电网的深度参与,清洁能源的利用也需要电网的调节。电网与电动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光伏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从源头治理污染,改变能源结构,有助于经济社会转型,同时也可以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有专家曾指出,未来10~15年,企业将迎来重大机遇。企业应该着眼于提供给客户一整套服务,包括一辆车、屋顶光伏、家里墙上的电能储能装置、门口的充电桩等。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随着储能行业发展渐入佳境,业内对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其背后蕴藏的巨大的市场机遇,有望催生下一个投资风口,撬开储能行业新的增长空间。 随着储能的发展,光储充电站必将成为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主流方向。分布式储能不但可以解决城市扩容问题,还可以为商业综合体及智能楼宇提供备用电源,避免在用电高峰时段出现临时停电现象。光储充换电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光伏自发自用,绿色经济,储能缓解电网扩容投资,光储充电站必将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主流方向。 光储充一体化案例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国内“光储充”近两年的发展。 项目建设: 2018年3月,南京市六合服务区电动汽车快充站投运,这是江苏省内首个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该项目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储能混合发电系统正常时与配电网联合运行,一起为充电站供电。充电站雨棚顶部平面布置了容量约12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板,采用光伏发电。在站体外围配置了容量为100千瓦时的梯次利用“电池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