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杀死一家网红店,需要一步就够了(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1
摘要:“李逵”要是真想在法律层面找“李鬼”算账,不仅成本高,而且耗时长,从性价比角度来讲维权“很不划算”。 此前,鲍师傅虽然曾在天津打赢过维权官司,但最终耗时半年,不过拿到一万多块。 在这期间,山寨店却仍然

“李逵”要是真想在法律层面找“李鬼”算账,不仅成本高,而且耗时长,从性价比角度来讲维权“很不划算”。 此前,鲍师傅虽然曾在天津打赢过维权官司,但最终耗时半年,不过拿到一万多块。

在这期间,山寨店却仍然可以活的很潇洒,照样正常运行正常赚钱,即使最后被取缔,也是影响有限。

3. 品牌意识不强

大多数网红公司在创立之初时,压根没有想到品牌保护这个概念,以为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就可以万事大吉,但没有品牌保护的下场是,等你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好不容易做出一番样子,却转手就被别人零成本复制了。这时候你再想去注册商标,却发现早就被别人抢注了,自己反而却成为山寨了。

在这方面,作为国际巨头的星巴克就做的很好,截至目前,共申请了1474件商标,包括“STARBUCKS”、“STARBUCKS COFFEE”、“星巴克”等等商标,包括多个类别,且大部分已注册成功。除此之外,一系列近似商标,比如“巴克星”、“巴星克”、“辛巴克”、“辛巴客”、“新巴特”、“兴巴克”、“星巴客”等也都被星巴克注册了。不得不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4. 品牌护城河不强

当然,这些网红店自身也不是全无过错。为啥它们就这么容易被山寨呢?

食品行业本来门槛就低,制作工艺并没有太大难度,会做奶茶、会做糕点的人一抓一大把。尤其是在茶饮行业,同质化现象更是严重,不仅山寨店抄正规店的,各个正规店之间也是抄来抄去。

就在去年,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发朋友圈指责喜茶抄袭其新品,表示喜茶“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霸气蜜桃,抄霸气黑提,又抄霸气石榴,再来抄软欧包”。

但喜茶创始人也是理直气壮,认为其不懂创新,称“后做而做得好是自信”。

这些网红品牌的兴起,往往是靠的一些“网红爆款”,但在兴起之后,产品创新却是后继乏力,和其他品牌变得越来越像,logo、文案、外观、茶饮名称和原料都在逐渐同质化,终于成为了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网红脸”。

(左:喜茶,右:奈雪的茶)

总之,在这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网红产品”要想“长红不衰”,一方面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在原材料、产品配方等方面打造独一无二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让山寨成本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品牌保护,从一开始就要在商标注册等方面抢先发力,别给山寨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