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6
摘要:北京各区县、委办局关于政风行风建设、政策解读及热点回应的系列访谈及政务活动;由北京市卫计委主办、首都之窗协办的《医德昭》访谈旨在弘扬文明医风,树立医德

田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是我们北京市文化建设专场。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精心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深度融合,首都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相关单位的领导向大家介绍70年来北京市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曹鹏程先生;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苏先生;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凌明先生;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负责人董殿毅先生。
  几位领导也经常出席市政府新闻办的发布会,和各位记者朋友们见面,非常欢迎几位领导。下面首先请北京市文旅局副局长曹鹏程先生介绍情况。有请。

嘉宾 3天前

曹鹏程: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70年,是文化建设全面繁荣的70年。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北京市文化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无到有,实现高质量、全覆盖;舞台艺术创作从单一到繁荣,实现精彩纷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开创新格局,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化、国际化,为多彩丰富文明交流搭建桥梁;文化领域改革发展从浅层推向深层,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全覆盖,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发展了一大批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1+3”政策措施,加快建立起均衡发展、供给丰富、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网络全覆盖,建成了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31个,形成了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年均两万场,贯穿全年、覆盖全市。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公共图书服务、文化活动、公益演出三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精准对接市民文化需求。
  二、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精彩纷呈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文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激发文艺院团积极性,凝聚文艺人才智慧,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文艺精品。舞台演出十分活跃,1978年北京市8个市属艺术院团演出总场次1992场,国内观众294万人次,演出收入只有55万元,到2018年,全市139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全年演出达到24684场,平均每天上演近70场,吸引观众1120万人次,演出收入17.76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在近三届中国艺术节上,昆曲《红楼梦》、评剧《母亲》、舞剧《天路》连续问鼎最高 “文华大奖”,向文艺创作高峰迈出坚实步伐。品牌展演影响力增强,形成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新年音乐会、 “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等品牌。
  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之初,戏曲界就开展了改人、改制、改戏等工作,促进了北京戏曲界健康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推动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保护,擦亮首都优秀传统文化金名片。戏曲传承发展亮点频频,创办“中国戏曲文化周”品牌活动,打造“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制定支持吸取传承发展的政策和民族艺术进校园的相关管理办法等,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活化,制定了非遗条例,非遗保护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建立1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认定了12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国际舞台绽放魅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APEC会议、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之家”活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9世园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家重大活动进行非遗展示,发挥独特作用。
  四、对外交流品牌化、国际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对外文化交流始终积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开展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动与各国各城市文明交流互鉴,展示中国文化魅力,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外交大局,配合外交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工作需要,组织开展了多类型的文化交流交往活动,展示北京魅力。2008年奥运文化广场活动靓丽呈现北京风采,2018年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式文化演出活动精彩绝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服务保障工作圆满成功。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化,持续举办北京海外“欢乐春节”、“北京之夜”文化交流、“魅力北京”海外推广、“长城好汉”全球营销等活动,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增进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2012年在京成立。文化走进去落地生根态势良好,连续13年在芬兰赫尔辛基,连续10年在爱沙尼亚塔林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成为一项颇受当地居民欢迎的保留节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市民中95%是当地居民,活动经费被列入当地政府预算。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务实成效。进入新时代,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文化和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新篇章。谢谢大家。

主持人 3天前

感谢曹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北京市广电局张苏局长介绍情况。有请。

嘉宾 3天前

张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首都北京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稳步前行,截至目前,全市影视制作机构已接近一万家,占全国三分之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持证机构125家,占全国五分之一,还有近百家影响力广泛的短视频、直播、社交、资讯聚合平台;北京已经成为全国影视创意策划、制作生产、宣推发行、传播交流和装备制造的中心,也是全国网络视听文化中心以及重要的数字产业集聚区,在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天,我重点从服务大局、公共服务、精品生产、产业发展、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介绍。
  ——服务大局保障有力
  多年来,北京市广电系统始终坚持首善标准为国家战略大局服务,坚持主力军上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各类媒体构建大宣传格局,积极构筑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聚焦用力,加大宣传的频次、力度、广度和深度,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仅2018年以来,就已圆满完成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宣传报道和服务保障工作。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北京已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广播电视科技发展论坛,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举办了亚洲网络视听传播政策对话与合作成果发布活动,承办了第四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进一步加强了中外政府部门和媒体机构间的战略对话。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北京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现中央、北京和当地三套广播、四套电视节目北京地区无线覆盖,北京新闻广播全覆盖。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现中心城区及部分远郊山区12套中央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北京电视台实现北京卫视、北京新闻、冬奥纪实3个频道高清节目在中心城区的无线数字化覆盖,持续推进市、区两级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作。在密云、延庆、昌平、门头沟、怀柔5个山区县48个乡镇1024个行政村开展有线广播建设工程,有线电视网络通达行政村和大部分20户以上自然村,双向网改造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有效保证了市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持续推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共传输180余套数字电视节目和18套数字广播节目,传输数字节目数量、高清节目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开发直播、点播等11项交互应用,点播专区提供在线点播节目13万小时,日均点播量近百万次,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北京市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普及推广工作作为一项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10年(2009-2019)的推广使全市530多万户居民收看到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极大丰富了首都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获得了广泛欢迎。截至2019年7月,全市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597.48万户,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用户539.7万户,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其中4K超高清85.13万户,IPTV用户237.5万户。
  ——精品创作日益繁荣
  北京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电视剧发展史上第一部长篇电视剧《四世同堂》、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部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第一部编年体电视剧《一年又一年》等。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提出了精品生产“北京模式”,加强重大题材、主题题材、现实题材、北京题材的创作生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2018年全年,21部京产电视剧在央视及北京卫视等一线卫视频道播出,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18部,《启航》《破冰行动》等掀起了收视热潮,实现了“大戏看北京”。近两届“五个一”工程获奖的影视作品中,共有《平凡的世界》《最美的青春》等京产影视剧9部。广播电视节目注重创新创优,《档案》《上新了·故宫》等原创节目模式和品牌节目脍炙人口,北京卫视2018年开播的社会民生节目《向前一步》,更是开创了电视媒体深度参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先河,收视率多次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的首位,被全国30多个城市的政府部门作为学习的资料。近十多年来,北京网络视听产业从无到有,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受众通过PC端、移动端、VOD、IPTV、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渠道,接收网络原创视听节目、短视频、直播、网上境外影视剧等各类海量内容,网络视听从精神文化生活的“甜点”变为了“主菜”。爱奇艺、优酷网、字节跳动、快手、新浪微博等影响广泛的头部企业锐意创新,不断丰富网络视听文艺内容供给。仅2018年,北京市上线备案各类网络原创视听节目2300余部(档),辐射全国8亿多网民。《独家记忆》《毛驴上树》《大地震》《考不好,没关系?》《挑战吧!太空》《乐队的夏天》等优秀网络原创视听节目成为网民热议点赞的“爆款”。北京市还针对影视剧创作生产,设立了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文化艺术基金、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基金等专项基金,陆续出台了针对优秀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的实施细则、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办法以及提升国际传播力奖励扶持办法,加大规划引导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精品产出。
  ——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关于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全国首个以市委市政府(省级)名义联合印发的影视领域专项政策,《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实施细则》《北京市智慧广电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北京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相继发布。全市广电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2019年上半年广播电视累计创收收入881.61亿元,同比增长58.7%,占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的15.2%;北京世园会实现“5G+8K”大屏场景应用,特别是在男篮世界杯中,全球首次实现了“5G+8K”应用于高标准国际性体育赛事全程转播。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17个(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级融媒体中心在2018年7月全部建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区(县)融媒体中心全覆盖的省级行政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形成政府联系企业的服务管家长效机制,坚持送“服务大礼包”,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渠道,实行“一剧一策”“一企一策”和“一对一”联系,重点剧目备案审查走“绿色通道”。为方便企业办事,行政审批还进驻了产业园区,让企业少跑路。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连续举办24届,北京纪实影像周连续举办3届,在打造行业风向标的同时,积极扩大市民参与面,办成了首都影视的盛会。
  ——对外交流影响深远
  紧密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坚持以文化为媒,以视听作品为桥,倾力打造“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视听中国?北京视听之夜”、“企业组团联展”三个品牌项目,有力提升了国际传播力。“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项目多年来,足迹遍布亚、欧、美、非洲的23个国家,累计宣传、推介、展映影视精品剧目三百多部,成为北京乃至中国与世界各国影视行业业务合作、发展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北京优秀影视剧英国展播季”被列纳入中英第三次人文高级别交流会议之系列活动,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领导都出席过活动。“视听中国·北京视听之夜”项目,签署了中阿、中巴影视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的影视企业、广电科技企业也纷纷组团亮相戛纳电视节、美国NAB展的国际性重要节展,实现海内外深度合作。此外,北京优质网络视听内容走出国门,成为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优酷网40余部版权作品输出到亚洲2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这!就是灌篮》成为首个成功“出海”的中国原创综艺模式;爱奇艺网络动画片《无敌鹿战队》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频道落地播出;抖音国际版TikTok、快手国际版Kwai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应用下载榜单中位列前茅,海外用户数量高速增长。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推动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作出应有贡献!

主持人 3天前

谢谢张苏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北京市文物局凌明局长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嘉宾 3天前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