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一场传统音乐文化的“视听盛宴”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7
摘要:9月的俄罗斯,秋高气爽。当地时间9月24日晚,俄罗斯联盟大厦音乐厅内红灯高照,喜庆祥和。由吉林省民族乐团演奏的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高粱红了》在这里隆重上演

连日来,“文化中国魅力吉林”系列文化活动在莫斯科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民乐演出,不仅为俄罗斯人民带来了华夏民族风情,同时也再次点燃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演出开始前,人们一边耐心地等待,一边观看为配合本次民乐演出而设置的吉林民俗与非遗文化主题展,不时和我省的剪纸、鱼皮画、年画等非遗传承人及书法家进行互动。

“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受雇于中方企业的俄罗斯观众娜杰日塔告诉记者,她曾去过中国的北京和黑龙江,中国艺术让她痴迷,听说今晚有演出,早早就报了名。

19时,距离演出开始还有30分钟时间,能容纳1500人的音乐厅已座无虚席。

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组曲《高粱红了》,由著名作曲家王丹红为东北地域量身打造,具有浓郁的吉林特色。本次演出由吉林省民族乐团青年指挥冯天佑指挥。组曲以“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为线索,以“起、承、转、合”生命的轮回为意象延伸,在深刻展示东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揭示了人与自然、土地与生命相互依存的质补内涵,折射出黑土地儿女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19时30分,在序曲“嗨嗨”声中,演出拉开序幕。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美好生活在向人们招手。

第一乐章“惊春”,让人感受到春天里生命的诞生,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播种时节,这是一年希望的开始。

第二乐章“忙夏”,表现出生命的成长,人们在田间中忙夏,在烈日下忙夏,为一切憧憬与希望的茁壮而欣喜若狂。

第三乐章“青纱帐”,则更多地表现出收获,以及东北人对唯美浪漫爱情的渴望。

第四乐章“秋颂”,是一首板胡协奏曲,当青年演奏家杨亮拉响那优扬的旋律时,立刻将人们带进东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在那里,人们正收获着生命的希望。

第五乐章“高粱红了”,则更加热烈地歌颂了收获的喜悦。青年歌唱家高子童高亢嘹亮的歌声,把整台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就像歌词中唱到:“不能忘黑土地无私奉献,不能忘松花江浸润浇灌,不能忘长白山日夜陪伴。高粱越红越要呼唤,热爱我们的大地山川,无论飞多高走多远,这是我们永久的家园”。

当第六乐章“闹冬”响起,音乐厅气氛再次升温。东北特有的火辣年味、扭起来的秧歌、踩起来的高跷,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勾勒出一片锣鼓喧天、喜气洋洋的欢腾场景。音乐家们的精彩炫技,让现场1000多名俄罗斯观众叫好声迭起。

最后,组曲在尾声“瑞雪迎春”中结束。

近1小时20分的演出,让在场的俄罗斯观众听得如醉如痴,每个乐章结束,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一气呵成的音乐情感,将极具个性的黑土大地和风土人情完美呈现在外国观众面前,东北传统音乐、东北民俗、东北人性格的幽默、豪爽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思想层面。

演出结束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久久不愿散去,许多人还沉浸在中华民族音乐的美妙氛围中。最后,乐团加演了三支返场曲,以答谢当地观众的热情。

曾任俄罗斯驻中国沈阳领事馆总领事的维尔金柯对记者说:“整场演出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多年后再次听到这来自东方的交响,让我的思绪又飞回了中国,一下子又回想起当年的中国时光。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能经常举办。”

“真太奇妙了,没想到中国的民乐这么好听,真是天赖之音!”观后,俄罗斯大学生马克西姆难掩心中的兴奋。“观看演出的时候,我瞬间做了一个决定,今年冬天一定要到吉林去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文化无国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东方神韵”让每位聆听者心潮澎湃。

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过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已在俄罗斯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李敏

稿件反馈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如有漏登相关信息或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