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汽车8月20日报道 7月车圈流行问候语“你降了吗?”,车企纷纷晒销量吐槽比惨。 新能源:7月我们销量真惨,比上个月降了37.65%~ :你有我惨吗?已经腰斩了(降52.02%)…… 吉利新能源:别说啦,我都降72%了 ……难道,真的很惨? 7月销量虽惨淡 整体依然稳定高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4万辆和8.0万辆,环比下降37.2%和47.5%,同比下降6.9%和4.7%。 (数据来源:中汽协) 从新能源车月度销量可见,6月因为补贴政策退坡的因素,引发了新能源购车的小高潮,销量激增突破15.2万台,随之而来的,就是7月的大幅回落,但从绝对销量8万辆来看,这种下滑幅度还算不上多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也表示,如果将6月、7月销量摊开了看,增长还是一样的。 从7月数据看,作为头部品牌的比亚迪、北汽、吉利等,虽然销量大幅下降,但1-7月的累计销量还是在稳定快速增长。这样看来,也没有那么惨。 不惨代表一:比亚迪,累计增长73.17% 比亚迪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73.17%,并且以16.22万的绝对领先的销量占据首位,销量TOP10的中比亚迪占据3席,产品布局中,从A0到,从轿车到SUV,覆盖全面,不断推出新款,保持产品热度。 不惨代表二:吉利,累计增长181% 吉利新能源在1-7月取得了累计同比增长181%的好成绩,总销量直逼第二位的北汽新能源。但在产品方面就没有比亚迪那么丰富了,帝豪EV虽然6月闯进10强,但7月又被宝马Le、Aion S挤出前十。与Aion S同一时期推出的几何A,是吉利新能源品牌的一款重磅车型,但7月的销量并没有很显眼的成绩。 不惨代表三:北汽,累计增长28% 北汽新能源在今年是重要的产品品牌转型年,在7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与比亚迪一起组成了7月销量过万的第一梯队,并且是其中难得的7月同比增长的品牌。在车型榜单中北汽EU系列连续霸榜第一。 真惨代表:长安,单月累计均下降 如果说真惨淡,当数长安新能源,是主流品牌中,唯一累计同比下降的,同比下降17.51%。而今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要向新能源方向倾斜,只是反映到销量上,还需要一点时间。 我们明显可知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是7月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或许还受近期电动车安全事故因素以及燃油车政策影响。 原因一:补贴退坡成最大诱因 (2019年新能源补贴由2018年的五档简化为两档,整体退坡幅度平均在50%,续航低于250公里之下的两档车型不再给与补贴。) 6月26日起新能源地方补贴取消,国家补贴大面积退坡。7月成为各厂家新的价格调整期,政策消化期,很多不急于购买的用户,更多是在观望,等待厂家最终的价格落停。 据北京某新能源4S店集团介绍,今年7月该集团下多个4S店销量明显比6月少了很多,并且后半年市场上剩余新能源指标大约也就1万个的程度,所以今年北京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被补贴新政提前释放了大头。 一些品牌在补贴退坡前为促进成交,一直坚守价格会上涨的口径,虽然这样促进了6月的成交,但也给客户传达了价格上涨的信息,致使一些潜在客户降低了对新能源车的购买预期。 原因二:电池安全引消费者担忧 此外对新能源车型消费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有近期频繁出现的新能源车安全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约有60起新能源车安全事故,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电池起火、自燃事故。工信部于6月17日还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将新能源车安全问题提到更高关注度上。 放眼到没有补贴政策的美国市场,可能受特斯拉近期频发车辆自燃事故影响,新能源车同样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跌,同比下滑11%。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安全将会在一个较长阶段成为消费者担忧的问题。 原因三:国五车抄底+燃油车指标增加提高燃油车期待 最后燃油车国六标准切换,以及部分限购城市燃油车配额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的购买博弈。 非限购城市,抄底国五推动了燃油车6月销量回升,而限购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购车指标的配额。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释放了燃油车限购放宽的信号,会使一部分犹豫期的消费者,增加对燃油车指标的期待,从而影响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意愿。 8月已见好 后补贴时代市场增势还在 虽然7月出现短暂下滑,但并不影响新能源车整体的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