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回户籍是跨区途径中的一种,在北京中考锁区的情况下,想要跨区也是很困难;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考生通过回户籍的方式,跨区进入自己心仪的高中。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内容。 1 申请流程 (一)考生提交申请 回户籍区报考的考生须在5月14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回户籍区报考考生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过期不予办理。 (二)学校初审上报 各初中校对申请回户籍报考的考生进行资格认定后,于5月15日将申请表汇总,报本区中招办。 (三)学籍区审核 学籍所在区中招办对学校汇总申请表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 于5月16日8:30-12:00将回户籍区报考考生的基本信息汇总,通过中招业务信息系统办理信息交换。 (四)考生办理确认及报考手续 回户籍区报考的考生持本人户口簿和中考报名号,到户籍区中招办办理登记确认手续并交纳报考费。 注:以上是2019年回户籍办理流程,具体时间节点需等2020政策发布。 2 注意事项 1、回户籍报考的考生不能参加校额到校招生。 2、若报考城区学校面向城区和郊区招生的特长生项目,其学籍和户籍须同属城区或者同属于郊区。 3、回户籍考生应在学籍所在区报名,并建立电子档案,参加英语听说计算机考试、体检、选考和体育现场考试。 4、文化课考试和录取在户籍区进行。 3 如何权衡是否回户籍报考 其实回户籍还是学籍所在地考试,目的在于:在中考中,让自己能升入更好的高中。可以从以下3点考虑出发: 1.得失。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校额到校。在学籍所在地才有校额到校资格,回到户籍所在地将无法进行校额到校。校额到校资格是每一个具有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生都有的,假如说孩子在学籍区的排名还不错且在初中校的排名也不错,那么需要好好考虑是不是要放弃校额到校 2.综合对比。两个区的学校质量、自身的排名情况。(毕竟教育强区,学校多,人也多,压力相对也大) 3.其它。距离上的因素、孩子的喜好、学校氛围等。 4 回户籍所在地报考的利与弊 回户籍报考的利: 1.可以解决东城、西城、海淀互相不能跨区的问题。 假如孩子学籍在海淀、户籍在西城,并且孩子想报考的学校也大部分都是西城的学校,这种情况就可以回户籍所在地考试。 大家也知道,现在东城、西城、海淀之间是不能互相跨区,但是孩子又想上西城的高中,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回户籍所在地考试。一方面解决了现在不能跨区的问题,并且同区录取的名额比较多,另外各区是各自判卷子,难免会出现手松手紧的情况,所以如果要是在同区进行判卷和录取就能保证评分标准是一致的。 2.大部分学校在本区的招生名额是多于在其他区的招生名额的。 假如孩子的学籍在昌平区的、户籍在海淀,孩子想报考的学校也大部分都是海淀的学校,那么就可以将孩子的目标校在昌平区以及学籍校的招生情况与在海淀区的招生情况做一个对比,如果目标校在海淀区的招生名额明显多于昌平区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选择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这里小编要提醒家长的是:招生计划是最终影响招生录取结果的一个因素,但最终能否录取还是要看分数,回户籍考试,一是没有校额到校资格,二是如果回的是西城、海淀、东城这样的教育强区,也要考虑孩子本身的竞争力。 回户籍报考的弊: 1.考试院统一安排孩子到指定考点考试,考试地点是在户籍所在区,而不是在本区,可能对环境不熟悉。 2.不能参加校额到校。 3.模拟考试的区排名不好借鉴;做户籍区的试卷时需要自己对答案估分,进行排名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