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丝路”建设不仅带动“大物流”,也带动了产业聚集。智能终端产业、生物医疗产业等在这里形成集聚效应,仅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就突破3000亿元。富士康、中兴、华锐等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目前,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基本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制造基地。 近年来,以“空中丝路”为引领,河南统筹推进“陆上”“空中”“网上”“海上”4条丝绸之路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的开放高地。目前,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2000班,实现了多口岸、多线路、每周“去九回九”常态往返、均衡对开,满载率、运载总货值货重及业务覆盖范围在中欧班列中位居前列。 近年来,郑州机场运力加大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与国外消费者享受到同质同价的优质商品。郑州还通过打造“无水港”,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空中”高效对接,成立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产业再升级、再提速。以冷链、快递、电商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培育引进以郑州机场为基地的大型货运承运商和物流集成商。 201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网上丝绸之路”拉近了河南与世界的距离。由河南保税集团首创的“保税区内备货+个人纳税+邮快递终端配送”监管服务新模式,被海关总署赋予1210代码,在全国复制推广。 2018年,《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发布实施;同年,国务院发文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空中丝绸之路将越飞越广。未来,郑州机场将发展成为全球航空货运枢纽、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物流改革创新试验区以及中部崛起的新动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