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布局夜间经济:“深夜食堂”门店最高支持50万(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4
摘要:在现有基础上,今夏朝阳区将做出更多尝试。例如鼓励夜间延时经营。引导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合理布局建设,在朝阳区三里屯、蓝色港湾、合生汇,还将策划打造一系列夜间促销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

在现有基础上,今夏朝阳区将做出更多尝试。例如鼓励夜间延时经营。引导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合理布局建设,在朝阳区三里屯、蓝色港湾、合生汇,还将策划打造一系列夜间促销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形成一批常态化、特色化、亲民化的夜间促销品牌活动,活跃夜间消费氛围。

“互联网+夜间经济”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朝阳区利用阿里巴巴、大众点评等平台发布“夜间经济”地图,利用阿里巴巴C端用户规模优势及生活商户资源,通过口碑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宣传,促进用户线上餐饮选择,扩大夜间消费知晓度。

如何为“夜间经济”提供持久动力?这就涉及到商户们最关心的保障工作。

朝阳区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并安排区级配套资金,用于补贴各街道和企业对打造“夜间经济”的成本支出;同时利用区内建设的租赁型职工公寓(蓝领公寓),内设厨房、便利店、干洗店、娱乐室、健身房等设施,为相关服务工作人员提供生活保障;此外,还组织开展“夜间经济”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商务领域诚信建设,为消费者们营造有序消费环境。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

图片制作/沙楠

经营者说

  谈“聚集效应”

  五道口“花酒”店主:夜间经济只有集聚才能发展

位于五道口商圈的华清商务会馆里的“花酒”,是一家后起之秀,去年9月刚刚“进驻”这里的夜间商圈,从晚7点营业至凌晨2点(周末场3点)。由于独具匠心的布置装饰,以及吸引人的小清新元素——花、猫,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成为了一家网络口碑极佳的小酒吧。有意思的是,与五道口夜间商圈主流的大学生消费人群一致,这家酒吧的老板同样是大学生,四位来自清华的理工科博士。由于尚佳的经营,这家酒吧已经计划在北京其他的夜间商圈开分店。

北青报:北京发展推动“夜间经济”,作为经营者中的一分子,你们怎么看?

“花酒”店主:“夜间经济”的界定是什么?哪些夜间的经济形态是被鼓励发展的?以及“夜间经济”的群体客户和需求界定,包括与之相系的生活方式,哪些是被鼓励的?这些是我们会比较困惑的地方。尤其像五道口这个地方,又是以大学生为主流消费群体,这些方面的界定就更为重要。

北青报:作为经营者,对于夜间商圈的配套怎么看?或希望得到哪些支持?

“花酒”店主:五道口商圈的形成都是非常有集聚特点的。就像我们是做酒吧的,但是周边吃的地方,也是很多很多,还有其他一些玩的地方。只有集聚,才可能发展。我们正在计划开分店,所以也看了很多其他地段的情况,原本看过知春路北航附近地段,没有像五道口这样的集聚效应,一条深巷里啥都没有,也没吃的地方,所以放弃了。后来就往青年路考虑,感觉那是“夜间经济”的一片蓝海,非常有潜力。

北青报: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夜间经营成本最“吃力”的环节是什么地方?

“花酒”店主:只能说“能生存”吧。在北京开店,无论白天营业或是夜间营业,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房租和人力,而人力成本的高低也往往取决于其房租的成本。另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对于夜间客户群体需求的界定上,也就是说,大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个决定了一家店的生存。

北青报:那你们摸透了夜间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了么?

“花酒”店主:算是吧。我们曾经花了两个月时间,给店里的所有客人做消费群体画像,分析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是情侣多还是朋友多等等,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目标群体定位是二三十岁有一定经济能力比较小资的女性。文/本报记者  林艳

 谈夜间服务

  胡大饭馆总经理郭冬:吃占六成 环境服务占四成

每天消耗7000斤小龙虾,3000斤辣椒、3900斤食用油,节假日等位人数最高达到2000号……簋街“胡大”的夜店情形不可谓不壮观,这家老店目前已经在簋街有4家连锁店。“做深夜食堂,需要外部氛围和内部提升共同发力,才能起到良好效果。”胡大饭馆总经理郭冬这样说。

走进“胡大”三店,这里与一般的小龙虾店不同,就餐环境优雅,温度适中,餐桌一尘不染,服务员热情而细致。总部办公区的培训室,一场员工之间的剥虾技能服务比赛正在进行。郭冬说,在“胡大”这样的比赛经常可见,提升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是一个企业想长久生存必须要做的。

除了开发更好的菜品服务消费者之外,郭冬提出,对于夜宵,吃仅占六成,环境服务还占四成。“一百分都能做到,这就说明你的品牌价值高。”因此,在门店内部设计上,“胡大”从细节出发,做到整体提升。前两年,“胡大”给新装修的店面全部安装了新风系统,让消费者在吃好的同时有良好的环境体验。此外,灯光照明、背景音乐等细节也都有专业的公司进行设计和调试。

除了内部提升外,郭冬还提到,整个商圈的“夜间经济”氛围非常重要,没有氛围,单打独斗的一家店很难做起来。顾客也会因为没有氛围,选择直接回家。“胡大”地处簋街,这是北京首个24小时营业的特色餐饮一条街。目前簋街120余家餐饮企业中七八成商家都能做到通宵经营。簋街商会从去年开始打造“北京簋街不夜节”,今年也将继续。郭冬还说了一个细节,让商圈亮起来是营造氛围的好办法,“尽管有时凌晨4点之后关店歇业,但店内的室外照明都持续整晚,营造出这是一条不夜街的整体氛围。”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蒋若静

 谈夜间成本

  新华书店花市书店经理李莉:多元化经营弥补成本

位于崇文门商圈内西花市大街134号的新华书店(花市店),已经有47年的历史,不过,这家老店这两年正成为文艺青年们的网红打卡点。因为在2017年,这家店开始24小时营业,成为全北京第三家24小时书店,这也是新华书店在北京50多家分店中率先“试吃螃蟹”的一家。

花市书店经理李莉说,“我们想营造的氛围就是读者随时来,我们随时在。”但要24小时随时服务读者,必定要付出成本,尤其是夜间的支出。人工夜间的工资比白天高出30%。但是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开门这段时间所产生的销售额,大概只占一整天销售额的5%左右。这样看来,夜间营业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成正比。如何平衡夜间产生的成本?花市书店想了个妙招,今年3月份,店内就在进门左侧开辟了一个多元化产品经营区,引进文创产品进行售卖,产生的利润就用来弥补夜间成本。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