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一个细节是,生态教育与知识经济(知识付费)本身就具有贯通性,生态教育可以成为蓟州伊甸园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负责人透露,未来蓟州伊甸园将引进北京和天津的一些高端商业业态,同时将知乎豆瓣上的知识付费人群引入伊甸园,比如收藏家、摄影家或艺术家等,“这些人实际上都不是很依赖城市,他们都愿意在与城市保留一定距离的地方,有一个更适合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他们是知识商业小镇的主要客群。” 这些人的聚集,会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比如他们可能会举办很多的沙龙、论坛或交易,逐渐形成一个社群,在项目运营方的必要引导下,形成一个“生态社区”。这个社区中,将可能产生很多的活动和商业模式,在更多的自我生长过程中,如果循环出现问题,将有望自我修正。 此外,当蓟州伊甸园在拥有长期居住的客群和长期的消费活动行为后,将衍生出更多的市场机会,比如预估每年200万的游客量,将为带动蓟州当地的农副产品消费提供可能。蓟州伊甸园也有计划在全面梳理蓟州农副产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伊甸园的商品,提高标准、统一品牌,进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这是将休闲农业嵌入项目业态链条的一个考虑。而休闲农业本身也属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组成部分。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蓟州伊甸园的长期发展不仅限于一个旅游景点,而是寻求打造一个有活力、有生活和有温度的生态小镇。 总结下来,至少两个逻辑:一是蓟州有资源,市场有需求,供给链能够串联打通;二是不同业态间既有核心主打产品,同时业态间相互协同,形成一个多元化综合的业态链条。 新文旅时代的新物种供给 根据既有信息,已不难勾勒出蓟州伊甸园成为文旅新物种的可能性。这种新物种的落地生根,不仅将更多满足契合市场需求,也将对蓟州乃至天津,甚至京津冀的文旅产品新供给、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改变。 蓟州尚属偏远较落后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盘山景区、蓟州古城等15个A级景区,但当前存在多个问题:一是旅游资源散点分布,缺乏旅游集散平台,资源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二是旅游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强,淡旺季明显,旅游有效运营期相对较短,需打破季节瓶颈;三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旅游业态低端,存在低水平、同质化状况,旅游业态亟需由单一的观光游向多业态、多体验的休闲度假游转型;四是游客量较大,但过夜客较少,旅游消费结构单一,客单价和消费层级有待提升。 对蓟州伊甸园之于区域文旅产业的价值或意义,可至少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伊甸园本身直接的市场效应。如上述,蓟州伊甸园在京津冀旅游市场中具有稀缺性,将直接拉升蓟州及天津的旅游产品供给层级,拉动本地游消费,简单一个数据,按一家三口两天一夜消费算,蓟州伊甸园的人均消费预计将达千元以上。同时,蓟州伊甸园旅游可以解决蓟州冬季淡季旅游瓶颈,一年四季均可开放,增加了游客过夜量,提升中高端旅游品质。 同时,这一项目还将为天津的生态旅游乃至文旅业的创新供给提供机会,这一产业价值,将是这一项目未来能够持续运营,市场化良性运转的基础。 此外,城市周边游发展趋势走高,是未来城市目的地必争之领域,蓟州伊甸园不管是拉动北京客群的周边区域休闲度假消费,还是推动京津冀周边游产品的增量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以北京来说,作为文旅高地之一,对优质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度比之其他省域,相比更为旺盛,但供需矛盾突出。蓟州伊甸园将缓和这一矛盾,为北京生态旅游板块补强提供外部载体。 二是蓟州伊甸园对蓟州旅游资源的整合效应。 上述负责人提到,按照5A级盘山景区、伊甸园生态教育国际示范区、蓟州千年古城区“三区一体”的总体战略,蓟州伊甸园将被打造成为蓟州的旅游集散地,将15个A级景区串联起来,推动当地全域旅游的发展。未来运营上将和蓟州区文旅局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把原来一站式或一日游的旅游产品,转变为三天两夜或两天一夜的产品消费行为。 其中蓟州伊甸园未来本身的旅游产品供给即可实现至少两天一夜的消费,而与蓟州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串联,在相互导流及延长消费链方面,会有一定作用,乃至促推这些旅游资源在产品与服务供给上提升丰富度与层级。 可以想见,随着蓟州伊甸园投建及开业运营,其有助蓟州旅游市场突破当前瓶颈,改变蓟州乃至天津市的旅游市场格局,对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文旅产业带来改变和提档效应。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文旅新时代中,这一价值效应还将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