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淘宝销量排名第七的“南极人杜尚专卖店”,背后的经营者是,南通慧道纺织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原名为“上海杜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1月,公司注册地由上海变更为南通,名称亦随之变更。“南极人杜尚专卖店”2018只有8500万GMV,到了2019年,GMV就达到了4.89亿元。 “南极人微昊专卖店”这家店铺的经营者为南通硕舟家纺有限公司,该公司在2020年1月之前由“上海微昊实业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注册地址也从上海变更到南通。南极人微昊专卖店,2018年GMV2900万,到2019年,GMV飙升至2.82亿元。 这难免让人质疑南极电商数据的真实与可靠。 此外,南极电商对外投资的鲈乡小贷在2014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存在20次被执行记录,分别被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面对质疑和现状,南极电商试图重新讲述自己的商业故事。今年1月2日,南极电商在回复深交所的公告中称,南极电商计划打造的零售店参考了Costco等零售商的经验,计划用线下零售店提升线上品牌的口碑。 但前景似乎并不乐观。今年,在电商平台业绩普遍上涨的一季度,南极电商的营收同比下降18.51%。一季度数据发布之后,2020年5月,南极电商审计部负责人邬嘉峰请辞。 参考资料: 1.罗欢欢:《南极人、恒源祥、北极绒:不负责生产,只负责卖牌》(《南方周末》) 2.胡慧茵:《“卖吊牌”年挣13亿,南极人“神话”危险?》(无冕财经) 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品牌授权发家的“南极人”为何屡被监管点名》(中国财经网) 4.《砍掉生产线卖吊牌年赚5亿南极人要小心这个隐患》(每日经济新闻) 5.《只卖牌子,不卖产品:南极人还能买吗?》(商业大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