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深解南极电商:吊牌生意的天花板和护城河(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7
摘要:而如果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全其美,也就是南极电商不断的放弃品控,成功售出品牌赚钱了,厂商也因产品得到贴牌而量价齐升,也赚钱了。大家都赚钱,那最后是谁买了单?很显然,就是不明所以的消费者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而如果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全其美,也就是南极电商不断的放弃品控,成功售出品牌赚钱了,厂商也因产品得到贴牌而量价齐升,也赚钱了。大家都赚钱,那最后是谁买了单?很显然,就是不明所以的消费者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而买错的消费者,也只能长叹雕栏玉砌(品牌)应犹在,只是朱颜(质量)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跨界品牌授权并非坦途

南极电商要想业务增长,必须采取的是不断的扩大授权产品的品类,比如行业集中度不高、品牌商较少的按摩椅、泡脚盆以及电风扇等小家电。表面看下去,貌似万物皆可“南极人”。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一旦品牌授权范围从衣物鞋帽等产品转到对耐用性要求比较高、时间跨度比较长、周转率比较慢的电器产品,南极人的优势就基本没有了,毕竟如洗衣机,电风扇,按摩椅等这类产品不是衣服,当然不会一把卖完就高枕无忧了,你必须要配套有优质的售后,有优质的服务,有优质的物流,上门安装等等。

一旦这些做不好,消费者、大平台、高退货会联合起来使得南极人的品牌更加雪上加霜。

五、市场需求是否决定存在即合理?

诚然,南极人的利润,加盟商的销量,来源于品控的下降,利润增长越高,品牌遗产的消耗就会越大。毕竟有研发创新能力的工厂不会加入南极人;而选择加入南极人的工厂,也不会太大的品质上乘,品牌上乘的能力。虽说南极人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差评和失望中逐渐消耗,但,如果我们继续多一层思考,这真的是一个不好的商业模式么?

我们实事求是的说,当下我们国家确实面临着产能极度过剩,竞争过度剧烈,进而利润过低,消费拉动能力不够的长期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得了的。

但确实因为南极人的模式,让无数走投无路的纺织企业在电商时代起死回生,甚至发家致富,让厂商和南极人的品牌在南极电商的平台模式下共同成长。我们试想,要是没有南极人,多少企业本来是有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和产品,却因为无法走到台前,就被莫名淹没掉了,被市场所遗忘,被消费者所遗忘,被时代所遗忘。

也因此,在市场中据传南极电商董事长张玉祥私下时常认为,自己理应受到更多尊重,因为南极人目前所做的事情,是很多地方政府想做却无法做到的,毕竟这确实缓解了大量衣物鞋袜和其他小商品的产能过剩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规避了实体萧条的问题,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并且也为地方政府解决了很多税收问题。

除此之外,中国确实还是面临着结构性收入分配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攀升,贫富差距拉大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撇开豪车洋房的热销,淘宝、拼多多的成功也印证了普通百姓的实际购买力。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住得起别墅,买得起豪车的。更多的平民百姓需要的是“实惠”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因此,市场本身就对白牌产品拥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而淘宝、拼多多,甚至是南极人的成功案例已经告诉我们,不只是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有精打细算的需要,一二线城市用户同样对于价格低、消费频次高的低价产品(比如快消品、服装)存在大量需求;而从供给角度来说,国内拥有生产优质商品能力的代工厂较多,这类代工厂的共性就是拥有丰富的生产能力,但是缺乏品牌。

因此,南极电商对于供需两端做出资源优化,一拍即合,通过为这些零散且分散的优质供应商提供品牌、渠道和订单来实现盈利,更重要的是,这也解决了大量普通百姓的“实惠”性的生活需求。换句话说,南极电商的成功,确实是符合了我国当下的实际国情的。

六、下一个优衣库、无印良品?

事实上,对于完全放弃工厂,转而实施品牌授权战略的企业,南极人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国内唯一的一家。比如说大名鼎鼎的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甚至飞利浦走的都是这样的一种品牌授权的轻资产模式,品牌授权的运营可谓是国际通行做法,早已有之。而国内的恒源祥,俞兆林,北极绒,等等走的都是和南极人类似的运营模式。

当然,阿迪达斯,优衣库,无印良品等他们的“轻资产模式”其实并没有错,毕竟他们专注于公司擅长的产品品类,并且质量和品控在多年的潜心经营下消费者们都有目共睹的。

南极人和这些上述的品牌相较起来,确实在品控上和产品的专注度上,差了好几个身位。但能换来的,也是产品价格上更有优势。不管未来南极电商的战略制定如何,如果未来南极人要成为下一个优衣库,和无印良品,品控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一步。价廉的同时兼顾物美,才是实惠中的尚品。而文章写到当下,南极电商的股价已经从今年2月份的低位9块8涨到了现在的23块5,短短5个月,涨幅将近240%。

浑水调研一直认为,对于股票,长线持有,是因为相信公司;短线炒作,那是因为你相信自己。而如果南极电商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说服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话,品控的这一关,必须要过。而南极电商要想克服品控的问题,自断现金利润的一臂是必然途径。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有这种长远的战略目光与宏伟的胆魄。要想成为下一个零售巨头,看来南极电商要走的路,依旧任重而道远。而要走完这任重道远的第一步,或许就是不忘初心,在品控上重新注入“工匠精神”的血液。

深解南极电商:吊牌生意的天花板和护城河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