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对执业机构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导。在行业内发出倡议,提示执业机构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服从大局,维护稳定。在行业内开展宣传,讲述防疫抗疫模范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执业机构立足行业特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专业服务以及捐赠救助活动。 指导执业机构复工复产。制定《北京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复工防疫工作指引》。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向执业机构免费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配合市财政局做好2020年商务服务业会计领域收入指标相关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疫情对行业造成的冲击,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疫情影响,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对执业机构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法律帮扶,引导会员正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政策,防范和控制相关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减少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导行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实现稳定发展。 持续优化会员管理服务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和行业工作需要,推行“不见面”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做好技术援助,减轻疫情影响。 免收2020年本级会费。坚持以会员为中心,切实减轻疫情对“两师”行业发展的影响,积极响应政府“过紧日子”和减税降费的政策,免收2020年本级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会费。 三、以人才建设为根本,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持续贯彻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引导行业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深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厚植行业发展根基。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抓好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工作落实。对20家执业机构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巡查,引导执业机构“挑担子”、“唱主角”,发挥主体作用;继续开展行业人力资源工作者专业培训。做好人事档案代理服务。优化智联行业招聘专区,搭建数据管理平台,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分析,探索行业人才流动规律。 扎实推进行业人才培养战略。继续推进专家型管理人才班、中小执业机构负责人领军班后续教育等项目。注重发挥高端人才反哺行业作用,使高端人才积极参与行业培训、专业指导、质量检查、课题研究等工作。与河北、天津、海南、宁夏等注协进一步加强培训合作,扩大送教扶贫覆盖面。以“分类分级分模块”模式完善会员继续教育,精准设计培训课程,强化培训服务管理,提升行业培训标准化和人才队伍职业化水平。加大青年后备人才培养与引进,继续开展青年优才培养项目。开展“资产评估师网络课程设置体系”研究,加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加大网络在线培训比重,以资产评估准则为主要内容录制网络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助力高等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学科建设,构建差异化分层岗前培训课程植入体系,鼓励并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行业实习和就业。继续实施“两师”职业资格考试奖励政策,组织开展校园推介等活动。加强考前辅导专业化、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考试通过率。 精心组织实施考试工作。扎实做好2020年度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师全国统一考试的组织工作,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实施。 四、总结行业发展成就经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 进一步总结行业发展经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系,提升服务会员的水平,推动行业整体执业水平的提高。 研究制订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总结北京地区“两师”行业发展工作情况,特别是总结“十三五”期间行业管理经验和发展规律,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对接北京市、中注协、中评协“十四五”规划,启动北京地区“十四五”时期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开启行业发展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擘画蓝图。 扎实做好执业质量检查工作。落实中注协部署,聚焦提升事务所审计质量,改革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制度的“制定、实施、评估、监督”相贯通、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相协同、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行业质量管理格局,制定实施《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将对100家事务所、50家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选聘检查人员,加大委员会参与检查工作的力度,加强检查人员队伍建设。合理转换检查成果,收集整理检查中的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培训;深化实施行业诚信教育工作,坚决打击、遏制不正当低价竞争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相关主体交流,促进新证券法落地;落实财政部“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联合监管若干措施”指示精神,依托与市财政局联席会会议工作安排,开展联合执业质量检查,共享监管信息,发挥监管合力,避免多头监管,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做好行业监管工作。 持续改进会员发展工作。坚持会员发展与会员服务并进,提升注册管理工作效能。优化注册管理工作流程及年检系统功能,便捷会员入会及年检。进一步做好会费收缴、考试与注册工作的衔接。按照《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行业财政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6号)相关要求,严格规范会员登记、日常管理和年检等工作,努力提升会员服务及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协会优势和作用,协助财政局推进机构备案管理。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及兄弟协会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为会员办理注册业务提供更大支持。 做好专业服务跟进。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年”主题活动,以强化质量控制、防范执业风险为目标,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的集合优势,保持“时效性”、树立“权威性”、实现“可操作性”。针对新证券法和相关政策,组织行业专家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应对方案并开展相关培训。开展专题研究,针对审计程序薄弱环节,适时发布2个问题解答和12个专家提示;编写2个英文版专项报告模板;加强法规政策研究,为财政资金专项审计、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等提供专家指导;加强财务共享、并购业务、IT审计及数据治理服务等新兴咨询业务指导,帮助事务所进一步拓展业务渠道、把握业务新增长点。 |